3月10日,記者從四川省文旅廳產業處獲悉,據統計,2021年四川全省音樂產業實現總產值870.62億元,同比增長14.09%,增速全國第二。全省音樂產業相關企業數量達10372家,音樂演出活動數量居全國前五。與此同時,據騰訊娛樂發布的《騰訊音樂人年度盤點報告》顯示,2021年四川原創音樂人才數量僅次于廣東,居全國第二。
2021年四川省音樂產業的各項數據為何能夠居于全國前列并逆勢上漲?數字冰冷,青春滾燙,在四川省音樂產業專項資金的支持下,一群扎根四川、充滿熱忱的年輕人在音樂產業中尋找到新的“增長點”。
A
昔日“菜市場”引來“雙博士”
音樂產業之源在音樂人才。
3月9日一大早,一走進位于成都武侯區絲竹路的成都音樂產業中心,就傳來陣陣悅耳的小提琴聲,曲面熒幕上播放著中國目前唯一的小提琴演奏“雙博士”(德國漢諾威音樂、戲劇與多媒體學院博士,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博士)、國家一級演奏家王微致的演奏視頻。2019年,旅德的王微致在成都市政府打造“三城三都”的感召下歸國。同年,由王微致創辦的斯奈德音樂中心、小提琴音樂教育兩個事業部在此落戶,如今王微致被特聘為四川音樂學院客座教授,致力于原創音樂作品,開展小提琴古典音樂研究和推廣。
“雙減”以后,疫情下,基層老師如何保證音樂美育課水平?王微致帶領一批年輕海歸、音樂精英回川,與中小學開展AI藝術教育的探索并立項,力圖用科技助力每個孩子的音樂夢想。這個AI項目完全建成后,將用王微致帶領的頂尖教師團隊演奏的聲音表現和演奏姿勢進行學習建模,學生在課堂上演奏時,輸入的信息被AI系統識別,最后通過音準、節奏識別,以及動作表情識別分析,輸出音準節奏正確與否,對學生的演奏進行評估。此外,系統還可以對課堂演奏中的專注度、情緒等進行心理評估。“能用高水準的標準支持學生練琴,高效提升音樂學習效率和演奏水平?!蓖跷⒅抡f,這個項目的目標是為學校打造數字音樂AI教育,預計將惠及超35萬名中小學生。
像王微致這樣的音樂人才回到四川不是個例,成都音樂產業中心作為四川音樂人才孵化器之一,成立兩年間已經吸引150家音樂企業入駐,其中,有電影《流浪地球》的音樂制作團隊,有為成都貢獻了10億元票房的演唱會企業等。在此入駐的企業,可享受工商財稅、基礎辦公、政策申報、共享軟件、版權和音樂制作配套服務,這些企業人才還可聆聽伯克利音樂學院等世界音樂高校的大師課。難怪附近居民感嘆:以前這里是喧鬧的菜市場,如今成了名副其實的成都音樂坊。
據騰訊娛樂發布的《騰訊音樂人年度盤點報告》顯示,成都原創音樂人類型上,以演唱為主,占比達84%;此外在制作、作曲、編曲和作詞等類型上也均有分布。此外,省內livehouse、音樂酒吧等小規模演出場館豐富,培育出聲音玩具、阿修羅、馬賽克、變色蝴蝶等多個知名獨立樂隊。其中成都本土樂隊——棱鏡樂隊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擁有較高知名度,原創歌曲《總有一天你會出現在我身邊》播放量突破千萬,已產生萬余條視頻。
B
寶藏“95后”寫歌大運會拋來橄欖枝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給我們的創作人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成都葫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葫蘆文化”)創始人楊檸豪自己就是一位音樂創作者,他非常明白不受打擾的創作環境對音樂人有多重要,于是在2018年,他毅然將工作室從市區寫字樓搬到位于雙流的藍頂藝術園區,“這里僻靜,沒有那么多賣保險搞推銷的閑雜人員來敲門,大家可以安安靜靜寫歌?!?/p>
葫蘆文化的年輕人,70%都來自四川音樂學院,平均年齡不到30歲。但正是這樣一個年輕的團隊,他們的原創音樂作品《十分熱愛》和《樂在成都》在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主題推廣歌曲征集中,從近3000首候選歌曲中脫穎而出。
楊檸豪介紹,《十分熱愛》《樂在成都》兩首入選作品其實都來自“寶藏計劃”?!皩毑赜媱潯辈皇呛唵蔚呐嘤?,除了邀請各界懷抱夢想的年輕音樂人,還邀請國內知名音樂人劉胡軼、熊汝霖、劉鑫磊、楊穎彪、譚杰希、甘世佳等加盟,學員可以與他們一起碰撞靈感,集中創作,一起打磨,更為重要的是經過專業制作人與新興音樂人一致認可的作品,直接向知名歌手、影視作品OST等進行輸出,或由創造營內唱將型歌手演唱發行,打造個人EP與專輯,用“一站式”服務呵護著原創音樂人的作品,讓他們安心創作?!坝帽本┑钠脚_,上海的渠道,成都的音樂人才,傳遞四川的聲音?!?/p>
“當,兒時茶館熙攘擠滿,為我搖旗吶喊,當,飛針走線,外婆蜀緞……”“熊貓熊貓panda火鍋火鍋hotpot,擺龍門陣talktalk,麻婆豆腐麻火鍋真的辣,安逸,綠tea花tea公園喝碗茶,要得?!眱墒赘枨爸歇劇钡拿卦E在哪兒?“可能是團隊的‘差異化’理念?!痹凇妒譄釔邸贰稑吩诔啥肌分饕獎撟髡咧?、“95后”陳鏡舟看來,既然是推廣歌曲,那么一定要有適合網絡傳播、適合年輕人的“帶感”作品,于是找準了歌曲定位。比如在《樂在成都》這首歌里,音樂導師劉胡軼與大家頭腦風暴,大膽地使用了“雷鬼”曲風,而整首歌又是從年輕人帶著外國人游覽成都的角度去寫的,顯得鏡頭感十足又不失國際范兒,加上一些說唱的元素,呈現出一種充滿朝氣的音樂魅力。
C
AI+大數據和“區塊鏈”賦能音樂版權
“嗨翻屋”音樂開放平臺創始人尹學淵是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博士研究生,2014年他在參與游戲音樂制作時發現,除了純原創的游戲音樂,不少適合當游戲的背景音樂素材追溯起來,有的版權溯源流程過長,有的版權歸屬不清晰,導致很多音樂作品無法使用,出現“想買正版音樂來使用,不知道在哪里買”的詭異現象。
“我們為什么不建立一種健康的版權模式,用技術改變音樂行業呢?”尹學淵把這個想法分享給同為川大計算機學院的博士陳超、川大工商管理碩士周倩,喜歡音樂的三人一拍即合,在成都高新區成立了HIFIVE平臺。
“最初你可以想象成它是一個音樂版權類的京東超市,后來平臺發展到從音樂版權內容制作、生產,到為音樂人提供發行、變現、維權全產業鏈的一站式服務?!币鼘W淵說。HIFIVE平臺項目獲得四川省音樂產業專項資金100萬元支持。這個項目看似有些“冷門”,但在四川沒有競爭產品,在全國也走在行業頭部,吸引了超1萬多位音樂人入駐,向全球音樂平臺發行音樂近2萬首。
比如,一位普通音樂人創作了歌曲,上傳到這個公司創立的曲多多音樂開放平臺,平臺經過識別原創無誤后,會為使用者免費發行音樂,同步到阿里、百度、網易云、騰訊等平臺,數據庫抓取每首原創歌曲的10萬個特征點,通過AI+大數據等運用,與其他平臺上的音樂比對,相似度一目了然。目前,平臺成功為600位音樂人維權近200次,挽回損失近千萬元,公司營業額也開始翻番。
無獨有偶,四川數字出版傳媒有限公司開發的藏羌音樂出版分發平臺,是國內首個使用區塊鏈的藏羌音樂平臺。相關負責人李琪介紹,該平臺對藏羌音樂進行內容審核,版權保護,并同步將作品分發到QQ音樂、網易云音樂、微博、微信等平臺,音樂人可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觀眾是否需要付費收聽該歌曲?!坝捎诩尤肓藚^塊鏈技術,分發過程中音樂版權稍有篡改,都有痕跡,因此有力維護了音樂人的作品版權,目前已為包括降央卓瑪等歌手在內的2305部藏羌音樂進行審核、版權認證、確權分發?!?/p>
據統計,2021年四川省音樂版權經紀與管理產值達3.19億元,音樂版權企業數量達189家,位居全國第四,僅次于廣東、北京、浙江。
D
音樂+綜合文創、爆款游戲、百姓社區
音樂不是獨立存在的,它依附于各種新興產業、新消費場景、各種跨界生活場景中。
梵木Flying國際文創公園在成都南郊太平寺,園區正通過創新復合型音樂人才培養基地等項目平臺,背靠四川音樂學院和四川音樂產業協會,激活人才活力,并獲得四川省音樂產業專項資金支持。
在過去的100年里,成都空軍軍士學校、成都滑翔機制造廠曾在太平寺留下歷史痕跡;如今,這里成為立足于以創意產業+音樂產業+泛文創產業為核心的文創集合體,綠色的草坪、充滿格調的文創小店、樂器改造工作室、廣告公司、裸眼3D劇場等蓬勃生長,成為成都周末親子、年輕人拍照打卡的新晉熱門休閑之地。
與此同時,這個園區還有不少“虛擬注冊”的線上公司,線上線下1000多家公司入駐,有3個音樂實驗室和3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孵化、展演載體空間,提供了音樂研討沙龍、扶音計劃、音你而來、大型交響樂組歌等平臺,促進音樂人才的成果轉化。吸引了莫西子詩、王曉曉、劉劍、王海峰、王志東等近100位音樂人才在此發力,孵化了原創音樂版權超1100首,全園區產業實現營收超10億元,整個園區光是稅收貢獻就有1000多萬元。
而在位于成都東郊的梵木創藝園,是成都最為活躍的livehouse音樂現場之一,這里還引進了世界爆款音樂類游戲《滾動的天空》音樂制作團隊,這款游戲全世界玩家超過2億人次,IOS平臺下載量在不少國家和地區獲得音樂類游戲排名前三,游戲產值突破千萬美元,游戲產業成為音樂產業賦能的一個有力增長點。此外,還有“自我造血”帶動社區服務和音樂賽事的成都(伽地)社區音樂廳,將藝術展覽、駐場演出帶動周邊消費新業態的東湖音樂藝術群落,讓音樂融合,迸發出更持久的生命力。
作者:李婷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