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看別人拉小提琴時,發現演奏者經常有保留手指的動作,那么,這個動作有什么意義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請教了深圳青歌樂器的曾家敏老師,曾老師做了很多年的小提琴線下培訓,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她說,我們練習小提琴時,保留手指是小提琴演奏技巧中一項很重要的問題,有些學習者常常對此間題認識不夠,因此,它還沒被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就會對發展左手技巧產生很大障礙。于是我整理了她的一些觀點和內容如下:
演奏時,左手按過弦的手指可以不必抬起,就讓它呆在原來的位置上不動,直到需要它抬起時再抬指,這就叫保留手指,
保留手指的記號是在所標記的指法后面劃一條橫線,在橫線之內,該指不得不抬起或移動。保留手指的原則是:手指按到弦上以后,只要可以不抬起來,就要按在原位上不動.
保留手指的好處有6個方面:
1:音準有了依據:一個手指按在弦上保留了,其他手指再按弦時就可根據音程關系“計算”那個要按弦的手指與已經按在弦上保留不動的手指之間應該是多大的距離,例如:小二度(半音)手指要挨住,大二度(全音)手指要離開。在同一條弦上,六三度要比小三度的距離多一個半音,減四度要比純四度少一個半音的距離,在相鄰的兩條弦上,純四度要離開一個全音的距離,增四度要換位,相當于一個半音的距離,大六度兩指離開如同一個全音的距離,小六度兩指換位如同一個半音的距離,小七度如同在一條弦上的小三度的距離,大七度如同在一條弦上的大三度的距離,純八度如同在一條弦上純四度的距離等。
要想掌握以上講的各種度數的距離,靠尺量是不行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入在拉琴的時候是一面用尺量距離一面按弦的。尤其是在小提琴上,由于把位不同,各種度數分別所需距離也不同。把位越低,距離越大,把位越高,距離越近。從低把位到高把位,手指距離是逐漸縮短的,從高把位到低把位,手指距離是逐漸伸長的。因此,要想正確地估計各個手指之間按弦時所需的距離,一定要靠熟練程度,要以久經鍛煉敏銳地聽覺為尺度,要靠腦子對左手各指在不同把位上不同距離的記憶、判斷與指揮。
2:給演奏雙弦和弦做好左手按弦的準備:即能培養左手用兩個手指、三個手指以至四個手指同時按弦的能力。
3:有助于形成正確手型:在影響發音、音色或使手指僵硬時,要去掉保留手指而且保留手指練習到一定時期以后,就可不必再加以強調和練習。
4:能減少手指動作加快演奏速度保證音準:如按所標記的保留手指記號保留手指,則能減省2指和1指的各兩次按弦動作,即2指按第一個音后不抬起來,4指按完D音抬起來就是第三個音(2指的B音),依此類推,相反,有的學習者不習慣于保留手指,2指按第一個B音后不保持在弦上不動,4指按D音時2指就抬起來,待到第三個B音時,2指就需再做一次按弦動作,其余各音的按弦動作都不保留手指,這樣按弦,就顯得左手手指動作很多,別人看起來,好像左手動作很花哨,但實際上多為浪費性的多余動作,對提高演奏速度只能起相反的作用。
5:能免除雜音:在快速度的演奏中,如果不特別注意仔細地傾聽是聽不出來的。但當你非常細心地傾聽時,就會發覺有雜音,尤其是把這類不保留手指的演奏用錄音機錄下來的時候,就會更明顯地暴露出發音不干凈、有雜音的缺點。
6:鍛煉各個手指獨立活動的能力:什么是手指的獨立活動的能力?即在一些手指按在弦上時,某一個手指伸張按弦或單獨抬起與下落時,不牽動整個左手的位置,同時,也不影響其他手指的按弦位置.
如何學好小提琴?保留手指的原則是什么?保留手指有什么好處?練習時要注意什么?歡迎大家指正,關注,評論,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