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爵士小提琴合奏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爵士小提琴合奏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彭飛(署名Akiyama Sayuri)
彭飛,1978年8月5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音樂制作人、作曲家、編曲家、爵士小提琴演奏家。[1]
2006年3月,首次與胡彥斌合作,為專輯《音樂密碼》中的歌曲《一年前》擔任編曲;8月,為趙可制作專輯《夢境》,這也是他首次獨立擔任音樂專輯制作人。[2]2012年至2014年,先后加入《聲動亞洲》、《中國夢之聲》、《中國好歌曲》音樂制作團隊,擔任編曲監制。[3][4]2015年1月9日,發行個人首張創作演奏專輯《第三個月》[5],并憑借該張專輯獲得第26屆臺灣金曲獎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6]和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爵士/藍調藝人獎[7]。2016年4月,為電影《火鍋英雄》創作制作電影配樂[8]。
《這世界那么多人》是由王海濤作詞,Akiyama Sayuri作曲,莫文蔚演唱的歌曲,是電影《我要我們在一起》的主題曲 ,于2021年5月7日發行 。
這首歌的譜曲是Akiyama Sayuri,不一定是日本人,很可能只是筆名,早在2018年上映的《西虹市首富》的插曲《卡路里》中,Akiyama Sayuri這個名字就出現了,以及周深演唱的《無關》作曲也是Akiyama Sayuri,可能只是筆名是日文名的日系曲風作曲人。
長號又稱拉管,是構造上唯一未經過技術完善,很少改進的銅管樂器。它通過滑管來改變號身的長度和基音的音高。
長號的歷史可追溯到15世紀。大約1700年前稱為薩克布號。17-18世紀時多用于教堂音樂和歌劇的超自然場面中。到19世紀,長號成為交響樂隊中的固定樂器。長號也是軍樂隊的重要樂器,同時還大量用于爵士樂隊,被稱為“爵士樂之王”。
德國三大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分別是:
1、赫爾穆特-扎哈里亞斯,德國爵士樂小提琴家、指揮家和作曲家,于1920年1月27日在柏林出生。他因眩目的爵士、古典和流行音樂演奏而享有“魔法小提琴師(Zaubergeiger)"和“德國小提琴先生”的頭銜。
2、克里斯蒂安-特茨拉夫,1966年出生于漢堡,現居柏林。他的父母都是業余音樂家,6歲時,泰茨拉夫開始彈鋼琴和小提琴。曾先后在呂貝克音樂學院以及美國的辛辛那提音樂學院學習。1994年,克里斯蒂安-泰茨拉夫成立了自己的弦樂四重奏,直到現在,室內樂對他來說仍然非常重要。泰茨拉夫四重奏在2015年獲得了Diapason d'or獎,與妹妹Tanja Tetzlaff和鋼琴家Lars Vogt的三重奏被提名為格萊美獎。
3、David Garrett,1980年出生于德國亞琛。四歲時,他父親發現了他的音樂天賦,并教他小提琴。9歲時,他在基辛格-薩默爾音樂節上首次亮相。11歲時,時任德國總統看了David的演出并驚嘆不已,遂為他安排了一部無價的1718年的Stradivarius小提琴讓他日后演出使用。13歲時他已經與德國DG唱片公司簽訂了獨家合同。著名美國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紐因曾稱他是 "他那一代最偉大的小提琴家"。2008年,David以1分6.56秒,等于是每秒13個音符的驚人速度,精準演奏完經典曲目“野蜂飛舞”,打破了世界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全世界速度最快的小提琴手”!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爵士小提琴合奏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爵士小提琴合奏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