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您是在休閑、學習還是即將入睡,古典薩克斯音樂都能讓您心曠神怡。很多作曲家都在發揮薩克斯演奏技巧和表現力上動足了腦筋,而薩克斯華麗多變的音色也讓音樂世界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今天,古典薩克斯的作品還在不斷增多,下面就介紹其中的一些名作,排列并不按照特別的順序。
D.Milhaud:Scaramouche(丑角)
在考場出現率很高的曲目,第三樂章的Samba很經典,Scaramouche(國內通常譯為“丑角”或“膽小鬼”)是法國作曲家達里斯·米堯(MilhaudDarius)于1939年為中音薩克斯風和樂隊所作的樂曲,同時也作過雙鋼琴版的組曲。
《Scaramouche》的原意是老式意大利喜劇中懦弱而好吹牛的丑角,在此作品中展現了小丑不同的面向。
對于薩克斯風愛好者來說,《Scaramouche》是一首很好的基本功提升樂曲。在練習的過程不但可以提高手指的靈活性(尤其加強了半音指法訓練和高音區與中音區的過渡指法練習),而且訓練了我們的音樂表現力。
JacquesIbert:Concertinodacamera伊貝爾《室內樂小協奏曲》
專業的古典薩克斯管音樂家都會吹奏的曲目。20世紀法國作曲家雅克·伊貝爾(JacquesIbert)為薩克斯與十一件樂器所作的薩克斯管《室內樂小協奏曲》,是古典薩克斯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題獻給當時著名的薩克斯管演奏家—西格德-拉舍爾(Sigurd·Rascher)。
當時拉舍爾率先在薩克斯風上發明了泛音的演奏,所以這首曲子里也用到了泛音,例如著名的半音階沖到2點LA。
樂曲不僅在曲式結構方面打破了傳統古典式的結構安排,在樂曲調性變化及音樂構思方面充滿了個人特色,在演奏技巧方面更是加入了超高音(altissimo)、彈舌音(slaptone)等現代技巧。
TakashiYoshimatsu:FuzzyBirdSonata吉松隆《絨毛鳥奏鳴曲》
絨毛鳥奏鳴曲,這是薩克斯管當代作品中一首非常有分量的作品,是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吉松隆于1991年創作完成,獻給日本著名薩克斯風演奏家--須川展也。
這是一首以古典奏鳴曲式為骨干框架,在結合了薩克斯樂器特性基礎上加以發展的一首奏鳴曲。
之所以說這首作品"很有份量",是因為它對演奏者的要求很高,這首作品的三個樂章中包含了薩克斯風的很多高難度技巧,包括滑音、彈舌、泛音大跳等等,并且在第三樂章中作者留給演奏者一大段華彩,讓演奏者通過即興演奏來完成,其中要大量加入上述這些技巧進行組合。
Glazunov-ConcertoinEforAltoSaxophoneandOrchestra格拉祖諾夫《薩克斯協奏曲》
《降E調薩克斯管協奏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格拉祖諾夫為德國薩克斯風演奏家拉舍爾(SigardM.Rascher)而作,樂曲自始至終流露出俄羅斯民族風格,特別是賦予感染力的優美旋律和嫻熟精湛的作曲技巧,使得作品的簡潔線條極具內涵。
假如薩克斯風的古典曲子一定要選一個經典款的話,非這首莫屬!此曲也是格拉祖諾夫的最后一部大型作品。
PauleMaurice
TableauxdeProvence
保羅·莫里斯《普羅旺斯風情畫》
普羅旺斯風情畫也是各種比賽,考試,專輯里出場頻率很高的一首樂曲。被Delangle收錄在《UndertheSignoftheSun》這張專輯里。該曲由法國作曲家保羅·莫里斯于1956年創作的。作曲者創作的靈感是和家人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度假時產生的,整首作品旋律優美浪漫,風格多樣,對于演奏者的音樂表現力和基本功是個不小的挑戰。
這首組曲由五個多彩的樂章組成,描寫的是法國東南部地區,作曲家與好友全家在那里度過的幾個夏天的所見所聞。
第一樂章,少女之舞(經常被選為學生比賽的指定曲之一)
第二樂章,戀人之歌
第三樂章,吉普賽女郎
第四樂章,墓地靈魂的嘆息
第五樂章,土蜂(高難度)
PaulCreston:Sonata,Opus19ForEbAltoSaxophone克萊斯頓《薩克斯奏鳴曲》
這個可能是早期國內最早演奏的薩克斯風大曲目,可見代表性之高!它非常有名,很多中、大學生都用它作為考試曲目。也是各古典專輯里出現率最高的曲目之一!
美國作曲家保羅·克萊斯頓(PaulCreston)創作的奏鳴曲OP.19被公認為“薩克斯與鋼琴合作最成熟作品”,這部作品問世以來,受到了眾多演奏家的推崇,成為人們爭相演奏的不朽之作。這首獻給美國薩克斯風演奏家CecilLeeson的作品,作曲家似乎原先未想到這會成為公認的薩克斯風經典之作。
保羅·克萊斯頓的作品風格常帶有一定的保守性,而固定調性和強有力的節奏是他創作中較為突出的特點。作品采用三樂章結構,而每個樂章作曲家均用非精確簡練的音樂詞匯加以概括,以表達其所要表達的內容。
Debussy-RapsodieforOrchestraandSaxophone德彪西《薩克斯管與樂隊的狂想曲》
薩克斯管在樂器家族誕生較晚,所以薩克斯風的作曲家也都是比較后期的,而這其中最早的、最著名一定是德彪西了,德彪西這首狂想曲作于1901—1911年,受波士頓管弦樂俱樂部負責人霍爾(EliseHall)夫人之囑而作,這位霍爾夫人為著名的薩克斯風管演奏家。很多年后才完成這首樂曲,直到去世后才被人發表,傳奇的傳世之作,印象派的代表作。
德彪西的印象主義音樂風格,從創作思維到音樂表現,從審美闡發到形態展現,都對音樂審美的志向要求作了全新的演示和立異的闡明。印象主義的音樂風格,以其獨特的藝術風貌,推動著音樂思維的歷史發展,德彪西所開創的印象派音樂風格,也因其獨樹一幟的風貌特征而千古不滅。
J.Demersseman-Fantasiesurunthemeoriginal德梅爾斯曼-薩克斯《原創主題幻想曲》
作品原意是最初、最開始的幻想曲,是法國作曲家德馬斯曼于1862年為薩克斯風寫的一首幻想曲,也是歷史上第一首幻想曲。非常非常好聽,號稱是古典薩克斯風樂曲中最好聽的一首,Delangle在他最喜歡的專輯HistoricSaxophone(薩克斯風的歷史)中,把這首曲子放在了首位,演奏的可以用美輪美奐來形容,他本人也非常喜歡!
德梅爾斯曼的《原創主幻想曲》是一首為中音薩克斯管和鋼琴創作的樂曲,全曲用協奏曲體裁呈示主題、變奏,再回到主題,精彩結束。這首作品對演奏者的呼吸技巧、吐音技巧、手指技巧等均有較高的要求,演奏者必須有全面扎實的基本功,才能進行高水平的二度創作和完整演繹。
這并不是一個很大型的曲子,但是結構精致旋律優美,被很多人喜歡,一開始的鋼琴伴奏就很好聽,樂曲也表現了西班牙民族的豪放與狂熱。
BernardHeiden-SonataforAltoSaxophone
伯恩哈德·海登-寫給中音薩克斯管的奏鳴曲
這是一首比較少人演奏的樂曲,可是充滿了新古典主義的作曲風格,是一首頗具張力與節奏感,適合作為音樂會的開場曲目。
作曲家伯恩哈德·海登(BerhandHeiden)出生于德國,6歲時就做了他的第一首曲子,后來進音樂院跟隨當代著名的作曲家PaulHindemith學習作曲,23歲時贏得了MendelssohnPrizeinComposition(門德爾松創作獎),后來為了躲避納粹,和妻子一同移民美國,之后擔任印第安那大學的教授并音樂系作曲department的主任一直到2000年,以89歲的高齡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