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上海10月7日電(記者賈遠琨)這是上海虹橋火車站中秋國慶假期的場景。密密匝匝的人群從上海去往四面八方,或與家人團聚,或去度假休閑,“熱度”“密度”甚至超過春運。人們有序、順暢出行,多了熱鬧少了煩躁,成為中秋國慶“雙節”里一幅動人場景,被各大媒體反復引用。
中秋國慶假期的上海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鐵路上海站供圖)
畫面里,出行的客流“鋪滿”候車大廳,細細看去,橫排、縱列井然有序。人們滿懷出行的喜悅,既是家國同慶,又是熱切生活,是今年中秋國慶“雙節”的“熱力圖”和“能量表”。正是這樣的熱切熱烈、紅紅火火,吸引了媒體和網絡平臺廣泛轉引,也感染、感動著更多人。不少網友在評論中寫道“平凡人所具備的能量能形成偉大的洪流”“凡人微光,中國力量的根本”,能感受到新一輪的發展熱潮已經在人群中涌動開來。
50萬、70萬、100萬……鐵路上海站的客流量持續攀升,探親游、周邊游、長途游、休閑游、打卡游,出行熱潮再次創下鐵路出行新高。
上海前往北京、廣州、福州、廈門、青島、長沙、南昌等,以及往來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蘇州、無錫、揚州、黃山、鹽城、蕪湖、安慶、連云港等地客流量十分集中。天南海北的大好河山、五湖四海的親朋好友,都是這個假期火熱出行的理由。
據統計,假期8天,上海單日旅客發送量始終保持高位,形成持續客流高峰,列車客座率平均達到九成,已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旅客到達從上海虹橋火車站出站。(鐵路上海站供圖)
“這種人頭攢動的場景才是假期的模樣,雖然人多,但是心里很踏實也很充實,加上通行很便利、順暢,所以大家也沒有那么心焦氣躁。”從上海前往西安的旅客吳女士說,“出行更加從容了,心情也更加舒暢了。”
近一年來,“人從眾”的場景已經不陌生,單從鐵路看,已經出現了大大小小多個出行高峰。春運、端午節、五一、中秋、國慶……逢“節假”必“高峰”,人們出行熱情高漲,代表著市場火了、經濟熱了、人心暖了。
除了“人多”,鐵路假日出行還有什么新變化?
——列車開行方案更加優化。假日期間,長三角鐵路優化列車開行方案,按照“適需安排、應急有備、精準匹配”的總體思路,精準實施“一日一圖”運力配置,梯次投放運力,保障旅客出行需求。中秋、國慶假期期間,長三角鐵路增開旅客列車2403列,組織動車組列車重聯1859列,加掛普速客車車輛1234輛。
——智能護航保障出行安全。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地動車所采用動車組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系統,對動車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實現動車組故障檢修的準確預判和提前介入,大幅提升了夜間列車檢修效率,確保動車組列車假期上線率。
——暖心服務“大愛無邊”。鐵路上海站“心尚”服務工作室的愛心服務區假日里更是熱火朝天、忙碌非常,蹦蹦跳跳的孩子、行動不便的老人、拎著大包小包排隊問詢的旅客……都是重點服務對象。工作室負責人周絢介紹,上海站“心尚”服務工作室,每日為數十萬旅客流量提供日常問詢解答、老幼病殘孕重點服務、遺失物品快捷查詢、免費租借輪椅擔架等多項便利服務。“假期里,我幾乎每天都是2萬步。”周絢說,“讓旅客在車站不擔心、不憂心、不煩心,是我們工作的目標。”
旅客在上海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內問詢。(鐵路上海站供圖)
優化布局、科技加持、暖心服務讓出行更便利、更高效,原來假期里的“堵心”“鬧心”少了,人們投入到這摩肩接踵、揮汗如雨、談笑風生的“假日氛圍感”里,更覺得生活有盼頭、奮斗有目標。熙熙攘攘的人群雖然去往不同的目的地,但都是帶著同樣期許的“同路人”。正如上海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里的那幅標語:“凡人微光、匯聚成炬,中國力量,未來希望”,每個人都在奮斗的路上,努力工作、認真生活,就能夠匯聚成炬形成磅礴力量。
最近,返程客流已經陸續“到位”,結束了或忙碌、或悠長的假期,人們又都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但不論是休閑度假,還是“朝九晚五”,心中有夢,就會眼里有光,更會前景可期。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