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來三亞是走馬觀花,這次在養生谷住安穩后,經常騎一個共享單車,在海棠灣海邊的海岸線,沿南向北溜達,這里的高檔酒店一個挨一個,奢華而大氣,站在房間的陽臺上,極目遠眺,大海沙灘和四周的熱帶樹木,讓我這個生活在北方一輩子的窮人,真的是激動了一陣。
大東灣密集的景點和沿靠海岸線及近距城市的便利,這里聚集了操著不同口音,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以老人為主,在椰夢長廊,以薩克斯為主的各種小樂器密布在長廊南北,閑適的年輕人帶著孩子在沙灘上嬉戲,游客擺弄各種姿勢拍照,我拿著相機,也想定格在瞬間即逝的美好,但轉念間,被他們的幸福融化,他們是一群普通人,或許是靠退休工資和一點儲蓄,來到這個美麗的地方,度盡余生。
快二個月了,給我強烈沖擊的不是觀察來這里的是什么人,有錢?有閑?…在養生谷的五十多天,才慢慢的讓我觀察思考,讓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本來的樣子。
李阿姨和老伴來自天津,退休前的職業是醫生,應該說收入不錯。因為二個女兒都在國外,無暇照顧父母,二人賣掉了在天津的房子,又在三亞買了一套,剛來三亞的幾年時間,老倆口請了保姆,日子倒也過得穩定安和,隨著年齡的增大,二個人的心臟功能也變得衰退,買了拐杖,但走起路來還是要小心翼翼,掌握好行走的節奏。
在三亞的住房,以前雇了保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這二年辭了保姆,二位老人攜包帶物,開始游走在三亞各個地方,夏天的五指山,冬天的海棠灣,殫心盡力的找尋適應身體舒服的地方,只要起居方便,有飯吃,撐著自己年邁而無法維修的發動機。
聽說二個女兒都在國外,由于疫情二年多也沒有回來過,二位老人互相攙扶,一前一后,孤獨而無奈穿行于房間和餐廳之間,每次的見面后,看著他們踽踽獨行的身影,一陣一陣的酸楚油然而生,這是留在我的目光中,也留在了這個世界上漸逝的最后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