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海上鋼琴師真的存在嗎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海上鋼琴師真的存在嗎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電影《海上鋼琴師》不是真人真事,《海上鋼琴師》是虛構的一部小說。
《海上鋼琴師》(Novecento. Un monologo),作者是意大利的亞歷山德羅·巴里科。
講述了海上鋼琴師“1900”傳奇的一生。1900年,“弗吉尼亞人”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長大,顯示出無師自通的鋼琴天賦,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動。
1900并不是真實存在的個人,《海上鋼琴師》也不是真實的故事。
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里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1900代表的不是一個個體的人,而是一種人們向往的精神境界。
還記得他決定下船的時候站在懸梯的中間,其實就是在描述一種現代人的心理,崇尚純凈的精神世界但又向往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最后1900看著煙霧彌漫的城市,看著那無數的街道,還是選擇了那塊凈土。也許就像提問的兄臺都替他惋惜,其實在電影里面道出了一個道理,故事不是將給別人聽的,故事只屬于故事里面的人,因為只有里面的人才可以真正理解故事里面的人,當我們看到這個故事時我們只是嘆息和傷感,就像故事里說的“有誰知道1900在想些什么?”
1900只為他要為的東西活著。音樂只是一種表達方式,大海是他的歸屬,所以他選擇了大海,選擇了那個不會污染音樂的地方!
悲劇或者正劇是后人的評價,但對于故事里的人,如同1900的樂觀,這是最好的結局!
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是場悲劇,麥士的眼淚似乎更印證了這是場悲劇.
但是從1900的內心來講他選擇了他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試想你就算活著但是生活在一個自己厭惡的世界你會快樂嗎?
看故事的人總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去評價故事里的人,麥士也試圖改變1900但后來在無形當中卻被1900改變.
影片的配樂出自大師 顏尼歐·莫里克奈 之手,他以深情飄逸的典雅曲風,又一次擄獲觀眾與樂迷的心。《海上鋼琴師》被譽為是1999年最不容錯過的電影原聲帶之一,并眾望所歸地榮獲了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the crave是謝利寫的,the finger breaker是老莫改編的,big foot ham不明,其他的都是老莫的原創,包括那首塔蘭臺拉舞曲。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海上鋼琴師真的存在嗎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海上鋼琴師真的存在嗎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