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1月13日電題:“懶漢”李戰文的脫貧攻堅戰
新華社記者雷肖霄、潘林青
吹起20多年未曾碰過的薩克斯,李戰文終于結束了流浪漂泊,站在故鄉——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關莊鎮道東村的自家小院里,他回憶起改變自己命運的這四年時光。
羊瘦了,他胖了
4年前,54歲的李戰文很心慌。
同村的同齡人幾乎都在享天倫之樂,李戰文卻孑然一身,吃了上頓沒下頓。
“父母走得早,沒人管,我又愛胡逛,就養成了游手好閑、好吃懶做的壞習慣,干啥都沒有熱情。”嘆口氣,李戰文想起了從前的自己。
2015年,脫貧攻堅戰拉開序幕,李戰文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的幫扶干部焦建軍走進了李戰文的生活,成為他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的忠實戰友。
初到李戰文家,焦建軍大跌眼鏡。長年一人生活的李戰文家,家徒四壁,沒什么像樣的家具。
焦建軍嘗試讓李戰文養羊,沒幾天,羊瘦了,李戰文卻胖了。一問才知,他今天去河里釣魚,明天去田間追兔,常常忘記喂羊,也懶得打掃羊圈,絲毫不在意養羊這份工作。
“羊瘦了,剛好把飼料省了么!”李戰文滿臉的不在乎。
從“要那星星能干啥?”到“我要養蜂!”
2017年脫貧攻堅戰進入關鍵時期,扶貧扶志成為脫貧攻堅戰中重要的“造血”環節。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從李戰文所在的關莊鎮道東村開始嘗試推行“八星勵志”行動,根據脫貧意愿強烈程度對貧困戶進行星級評定,每季度測評一次,升星貧困戶可獲得一定程度的物質獎勵。
李戰文不以為然。“要那星星能干啥,我還是自己逛著逍遙自在,反正國家不會讓我餓死。”
不出意外,在第一次授星大會上,李戰文一顆星也沒有獲得。
焦建軍卻沒有氣餒。寒風凜冽,他給李戰文送去過冬的棉被;李戰文的手機壞了,焦建軍便自費幫他購買新的手機;了解到李戰文因為退伍證丟失而無法享受退伍金政策,焦建軍幾番到區武裝部、檔案局找到李戰文的退伍證明底冊……
在幫扶干部和扶貧政策的關懷下,漂泊了20多年的李戰文重新找回了來自外界的溫情關愛。李戰文終于主動找上了焦建軍,語氣十分堅定:“我要養蜂!”
原來李戰文曾經積累了豐富的養蜂經驗。二話不說,焦建軍立馬幫李戰文申請了幫扶資金一萬元。
2017年,依靠養蜂,李戰文賺了8000多元,一舉脫貧。2019年,在焦建軍的幫助下,李戰文成立了合作社,帶動附近貧困戶一起養蜂。“今年養殖規模擴大到了120箱,預計收入能破十萬元!”李戰文說。
“幸福不能‘等要靠’,奮斗致富最重要!”
李戰文的“脫貧心”終于被點亮,焦建軍驚喜不已:“沒想到,他養蜂這么專業、上心,跟從前那個養羊的李戰文判若兩人啊!”。
可李戰文帶來的驚喜遠不止于此。幾年的交情,焦建軍了解到,李戰文居然還是個音樂愛好者,笛子、薩克斯、架子鼓……幾乎沒有他不會的。焦建軍立馬托熟人買來了薩克斯、笛子送給李戰文,激勵他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
“幸福不能‘等要靠’,奮斗致富最重要!”從此,這句話成了李戰文的口頭禪。
扶貧先扶志。“八星勵志”不僅治愈了李戰文的“精神貧困”,也帶動了耀州區貧困戶積極脫貧的步伐。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共派駐第一書記66人,駐村工作隊108個,駐村工作隊員397人,幫扶干部3200多人,通過產業扶貧、社區工廠、易地搬遷、光伏扶貧、醫療扶貧等多種方式結合,因戶施策,一戶一策,幫扶行政村117個,幫扶貧困戶7179戶。根據計劃,耀州區將于今年年底實現脫貧。
山間小院,明月清風,蜂蝶環繞,雞犬相鳴。吹一曲《駿馬奔騰保邊疆》,李戰文終于過上了夢想中的日子。四季輪轉依舊,只是這一次,無論風霜雨雪,李戰文終于不再心慌。
上一篇
孤勇者薩克斯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