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軍大元帥薩克斯伯爵
薩克森伯爵莫里斯,法軍大元帥,法語名:莫里斯·德·薩克斯;德語名:赫爾曼·莫里茨·馮·薩克森。
他是路易十五時期的法軍著名將帥,1696到1750,活了五十四歲。
其父親是波蘭國王、薩克森選侯奧古斯特二世,奧古斯特二世身材魁梧,力大絕倫,他有一位妻子,霍亨索倫家族的蒂娜,有一個兒子,即后來的波蘭國王、薩克森選侯奧古斯特二世,同時,他還有無數情婦,有三百六十多個私生子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后來的法軍大元帥莫里斯·薩克斯。
自十二歲起,莫里斯就參加了帝國軍隊,在帝國名將歐根親王麾下作戰,參加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抗擊路易十四的霸權,晉升上尉。
1711年,十五歲時,封為薩克森伯爵。
私生子莫里斯比嫡子奧古斯特三世更好地遺傳了奧古斯特二世,他也是身材魁梧,力大驚人。
莫里斯更多地是職業軍人,而并非有抗擊法國霸權的信仰,因此,1711年,他又參加了同時進行的另一場戰爭,北方大戰,參加俄國軍隊,在彼得一世麾下對瑞典作戰。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后,1713年,他被召回薩克森,在薩克森軍隊中,指揮一支部隊。
1717年,他前往法國,在巴黎學習數學,因此深深地愛上了這座城市。
之后,他曾當選庫爾蘭公爵,前往波羅的海沿岸的庫爾蘭公國即位,但是,面對歐洲外圍大諸侯俄國的強大壓力,他無法抵擋,他明白,現在是大國游戲,如果要投靠一個大國的話,無疑是法國,法國甚至比帝國更強大。
回薩克森?異母弟奧古斯特是未來的選侯,那里沒有他的位置。
1727年,他離開庫爾蘭公國,根據其父親奧古斯特二世的安排,最終定居法國。
作為職業軍人,他毫無意外地選擇參加法軍,成為法軍軍官,上校軍銜。
1733年,他的父親,波蘭國王、薩克森選侯奧古斯特二世去世,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爆發,一直打到1738年。帝國與俄國,支持奧古斯特二世之子奧古斯特三世繼位波蘭國王,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則支持其岳父、波蘭遜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復辟,同為波旁家族的西班牙,也支持法國。
雙方大打出手。
在戰爭中,薩克斯是法軍名將貝威克公爵元帥的部將。貝威克公爵詹穆斯·菲茨詹穆斯,是英國遜王詹穆斯二世的私生子,頗為善戰。
帝國與法國的兩大戰場是萊茵河一帶與意大利。在萊茵河一帶,兩大名將,歐根親王與貝威克公爵直接交手,而普魯士王子弗里德里希也隨歐根親王參戰。
在激戰中,貝威克公爵被擊斃,部將薩克斯接手指揮,歐根親王已經老態龍鐘,思維不清,被后起之秀薩克斯打得大敗,法軍攻占了斐立普堡,并攻占了洛林公國。
薩克斯在圍攻斐立普堡的戰斗中,表現出色,戰后論功行賞,晉升中將。
1738年,戰爭結束,波蘭遜王斯塔尼斯瓦夫一世,成為洛林公爵,這意味著,在他去世后,洛林將并入法國。
1740年,皇帝卡爾六世去世,奧地利爵位繼承戰爭爆發,一直打到1748年。薩克斯率軍入侵奧地利,他用兵敢于冒險,以少勝多,連連擊敗奧地利、英國、荷蘭聯軍,連續攻占布布魯塞爾、安特衛普、圖爾奈等許多城市,一年之內就控制了全部弗蘭德地區,威震歐洲。
1743年,晉升法軍元帥。他統率五到六萬人馬,在弗蘭德,抗擊兩倍于己的英荷聯軍。
1745年,英荷聯軍五萬人,在總司令、英王喬治二世之子坎伯蘭公爵威廉的指揮下,前往爭奪弗蘭德。薩克斯率法軍五萬人,在弗蘭德的圖爾奈東南,在地形易守難攻的豐特努瓦村一帶,構筑防御工事,組成阻擊戰線。
法軍嚴陣以待
英荷聯軍向豐特努瓦防線發動進攻,經過數小時的激戰,在薩克斯的杰出指揮下,法軍利用有利地形,頑強地守住了防線,聯軍傷亡慘重,只得結束攻勢,退兵。
自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來,法國已多年沒經歷如此血腥的會戰,法軍傷亡七千余人,聯軍傷亡則多達一萬余人。觀戰的路易十五對身邊的王太子路易說道,“看看這場勝利用去了多少鮮血,敵人的鮮血同樣也是人類的鮮血,真正的榮耀是珍惜人的生命。”
1746年,薩克斯歸化為法國人,路易十五封賜他尚博德城堡。
之后,薩克斯繼續用兵,幾乎征服了整個尼德蘭,取得了路易十四也未曾取得的偉大勝利,波旁王朝的威勢再次達到巔峰。
1747年,欣喜若狂的路易十五下令,薩克斯晉升大元帥。
路易十五
不過,此時法國已經耗盡財力,無力再打下去,1748年,奧地利爵位繼承戰爭結束,因為俄國即將對法國發動進攻,法國急于結束戰爭,因此將尼德蘭歸還給奧地利,薩克森伯爵想擁有自己的王國的夢想,就此落空。
戰后,薩克斯過起了醇酒婦人的休閑享樂生活,1750年,因縱欲過度而去世。
薩克斯有一些情婦,有幾個私生子,其中他晚年的一個情婦,瑪麗,只有十八歲,為他生下一個女兒瑪麗·奧羅拉,瑪麗·奧羅拉的孫女,就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喬治·桑。
薩克斯智勇雙全,敢于創新,戰法不拘一格,是一位出類拔萃的野戰高手,他對于騎兵、步兵和炮兵的協同運用,爐火純青,在奧地利爵位繼承戰爭中的出色表現,冠絕一時。
薩克斯善于作戰,也很善于總結,他去世后,他的一些軍事理論著作出版,其中有關于《孫子兵法》的論述,受到另一位名將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及后世的英國將帥蒙哥馬利的稱贊。
薩克斯最重要的著作《我的沉思》,對于作戰戰術,軍事指揮,對于軍隊組織、訓練、準備和戰斗,做了精辟的總結,很多想法都頗有創意且十分超前。后世的十九世紀,后起之秀的拿破侖,將薩克斯提出的很多設想變為現實。薩克斯是路易十四時代和拿破侖時代之間的法國第一名將,承前啟后,是歐洲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軍事家兼軍事理論家之一。
薩克斯的《精選信件和回憶錄》于1794年面世。
薩克斯去世后,法軍實力下降,1754年,法國參加七年戰爭,處處失利,戰爭結束時,不得不將加拿大和印度,割讓給英國。法國從此走了下坡路,國內各種矛盾日益激化,至路易十六在位時,已經積重難返,終于在1789年,爆發了法國大革命,統治法國整整兩百年的波旁王朝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