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熊孩子弄壞鋼琴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熊孩子弄壞鋼琴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一提到熊孩子,大家都頭疼。其實我們應該認識到一點,熊孩子的背后必然有熊家長。熊孩子不是生出來的,是慣出來的!
看到過很多例子,比如春節被熊孩子毀了幾十萬的手辦……鋼琴被熊孩子潑水……新買的護膚品被熊孩子砸碎……在等地鐵的女孩被熊孩子推下去,差點被軋……推孕婦看是不是跟電視上的一樣會流產……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有熊孩子的家長,總是喜歡說,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做大人的何必跟孩子計較?
似乎,熊孩子做錯了事,我們如果計較,倒成了我們的不對,而熊孩子是無辜的。
不同的熊孩子有不一樣的“作”法,但是背后的熊家長都是一樣的,還有一套經典語錄,“小孩子哪有不調皮的?”,“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孩子還小,你個大人計較什么啊?”……總之有無數個為熊孩子開脫的理由。
在熊家長的眼中,孩子太小,不懂事,做什么都應該被原諒,自己家里人可以慣著孩子,別人也不能跟孩子計較。遇到事情都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會責怪別人對自己孩子太苛刻,不該與孩子計較。
要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么得什么。現在慣著孩子,對于孩子身上的惡習不加以制止,反而包庇,一味地袒護,只會讓孩子對錯是非不分,形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熊家長,我們除了無奈,更多的是袒護熊孩子帶來的厭惡感。
寶媽一枚,繪本親子閱讀愛好者,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繪本,交流育兒經。
其實說白了就是家長自身素質不到位,小孩天性里本來就是具有一些破壞性的,但是人生在社會里就得服從一些規則,這些規則都是需要他人去慢慢教給孩子的,而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做的不對的地方家長不去教導,那就是家長的問題,子不教父之過,這種淺顯的道理應該是很容易懂的。
孩子的成才與否直接取絕于父母的言傳身教。
我舅舅是一個基層干部,(鎮黨委書記)。他一有五個兒子一個女兒,舅媽不識字,但也很明事理,舅舅對他的兒子非常嚴格,到了常人難以接受的地步。我媽和他吵,我外婆和他鬧,甚至給他下跪,統統沒用,他一至奉信棍棒之下出孝子。他的兒女沒有一個不后悔做他的子女(未成家立業的時候),但事實告訴我們,舅舅做得對,他五個兒子,三個軍人,五個都是黨員,都成了國家有用之才。女兒的生活也幸福安定,個個孝順。
孩子的認知是從父輩那里開始的。一個三觀不正的父母很難該養出優秀的子女,就連我自己都認為,我還被父母打少了,以至我們的脾氣太壞(其實挨打很多)。感謝我們的父母用他們的思維培養出來了我們!
不同的家庭在第一眼看到的結果肯定不一樣。
像普通家庭常常會認為孩紙犯大錯了,因為把可樂倒進這么貴重的東西里。不像平常家里的小東西,不值錢的東西。但是你不妨換位思考,他家有錢,68w對他們來說也就是不值錢而已。不要用你的眼光去看,因為你看不到什么東西。
家庭的教育決定著孩紙的性格發展,你和孩紙說68w是大錢,那么他以后會不會也認為68w還是一筆大錢呢?反而太重視錢財了。
老話講三歲小七歲看老,當今社會熊孩子多而作大人的都說他還是孩子,那么孩子弄出事了大人沒責任嗎,難到孩子弄壞朋友家東西就因為他是孩子就不賠償人家了嗎,就這樣的人不配做任何人的朋友。這六十八萬的鋼琴打官司也得讓他賠。
很多孩子古靈精怪,經常搞得家長哭笑不得,有時候又非常令人氣憤。有句話說的好:"世上沒有所謂的熊孩子,只有教育他們的熊家長"。足以看出家長對孩子正確教育的重要性。
對于某些父母來說,當他們家的孩子在外面闖禍了,家長首先做的不是賠禮道歉,而是找各種借口為孩子開脫。結果,沒有吸取教訓的熊孩子,以后可能釀成大禍。
案例
有位網友在網絡上曝光了自家親戚的一件事情,唏噓之余也引人深思。這件事要從春節時期說起,當時這位網友家里來了來拜年的親戚,正巧親戚家有個熊孩子,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竟
然往這位網友家里的鋼琴上倒了一杯水。
雖然這架鋼琴不是多么昂貴,但由于鋼琴是木制的,受潮以后肯定會影響音質,所以這位網友當時就生氣了,本想教育熊孩子的時候卻遭到了親戚的阻攔,說"孩子年紀還小,不太懂事"。
網友一聽這話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呢?怪不得這孩子這么熊,原來是家長縱容的。所以這位網友也懶得管了,心里想著"看他以后會捅出什么大禍來!"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長引導和管教,孩子小的時候,沒有什么是非觀念,家長必須經常灌輸并以身傳教,看到孩子有出格行為時,一定要及時制止,如果家長從小到大一直放任不管,社會會替你教育他。
因為孩子游戲時起沖突,一個成年人便對2歲幼童大打出手,搶奪、拖拽頭發,看到這則新聞時“憤怒”已不足以形容當時的心情。如果說這位媽媽真的是護犢心態,去維護自己的孩子,與對方家長較勁也還能理解,但是一個成年人對一個2歲的幼童施暴,真的很氣憤!
兩個2歲的孩子在游樂場玩海洋球,玩的過程中男孩子的手被女孩子抓了一下,男孩了母親認為自己吃虧,便一定要男孩打女孩,男孩不肯,于是這位媽媽就自己動手了!事情發生后,女孩子媽媽報警,因此事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公安局對拖拽女童者給予行政拘留15日并罰款500元。
施暴者最終受到懲處,但給兩個孩子留下的陰影卻不會立即消失殆盡。
孩子在玩耍時發生的沖突很平常,也很正常,家長本不必過于計較。這位媽媽不僅計較,還主動干預,干預不成,索性自己動手。小男孩不愿意聽媽媽的話,沒有對小女孩進行還擊。可見作為孩子本身,并沒有把被抓到手,或是搶玩具這件事看得多么嚴重。可這位媽媽看不懂孩子的善良,一定要打回去,不打回去就太吃虧了。
本來是一件可以淡化的小事,因為情緒失控,吃了更大的虧。
小女孩的遭遇讓人很心疼,這本是一件可以避免的事,但是小女孩的母親沒有在第一時間將孩子護在身后。
截取的現場視頻中,有一個細節,男孩母親是從游樂場工作人員的中把小女孩搶過來,然后拽住頭發,將小女孩往出口處拖。這時小女孩的母親才跑過來。
這是給了孩子最糟糕的示范!
也讓我想起了一個曾經看過的真實事件,到現在還讓我記憶尤新。
有一個熊孩子,不分場合,總是各種搗亂破壞,父母從來不會有真正的管教,最多就是說一聲,別調皮。也不阻止,這樣的動作讓熊孩子更加肆無忌憚。
有一次,這熊孩子偷偷往別人的鋼琴上灑水。
鋼琴的主人看到了,跟熊孩子父母說了,鋼琴如果內部和鍵盤進水,會壞掉的。結果發現沒有什么效果。
下次熊孩子再來,又繼續這么做,這人偷偷跟熊孩子說,你這樣做非常好,非常有創意,以后見到鋼琴都灑水上去,大家都會感謝你的,順手給了點零花錢。
熊孩子很得意,這么干就更有勁了。
沒多久,這個人就聽到了消息,熊孩子去一家鋼琴店這么干,給抓住了,鋼琴店要求這家人賠償幾萬元的費用。
這就是無原則寵溺孩子的下場,家人如果繼續縱容熊孩子,以后會有更多的事情給他們教育。
我兒子快三歲了,以前膽小,不敢和小朋友搶玩具,但我發現身邊的其他小朋友不是這樣的,很多孩子看到東西就覺得是自己的,家長也完全不管,玩別人的玩具很有理似的,后來通過對比,認真思考覺得把特別小的孩子管教太嚴格,是不能讓他們適應社會的,要教會孩子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拒絕他人無理要求,同時學會思考如何和小朋友相處,通過分享,輪換,合作等措施,能和平相處,促進自己社交能力。
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別人的忍讓中,也不可能面對的是人人講美德的社會,家長護犢子的心態都有,但拖拽兩歲孩子真是匪夷所思,孩子的社交能力,正是在一次次與他人爭搶中完成的,他學會了怎么處理矛盾沖突,怎么避免打斗發生,自己能爭取到什么,不是所有東西都必須是自己先玩。自己孩子是小孩,對方也只是一個兩歲的小孩,家長的角度和眼光恐怕教育不好孩子,人品更是讓人恐懼。
孩子玩鬧沖突,男童媽媽竟抓起女童頭發殘忍拖行幾米事件
該案件的起因是孩子矛盾,但是孩子不懂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面對無知的孩子卻隨意毆打的行為本質上是惡劣的,同時身為人母應該更懂得換位思考的道理。通過這種極端的行為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女童的身心健康則是一種赤裸裸的傷害。
從事件可以反觀男童媽媽行為: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雖小,但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們。大部分人都會從孩子走向父母,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被愛的孩子,也希望每個父母都能成為理性有德的“引導者”。
2:孩子會長大,人生的每一步都得他自己去走,父母不可能代替他。所以,孩子的問題最好是讓他自己解決,家長要做的是防止孩子身心和身體出現安全性問題,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好。
3:防止沖突方式是幫助孩子正確觀念:面對被欺負時,可以面對面講理。告訴孩子遠離那些有危險行為的孩子,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對于同伴的攻擊,要學會躲避、向成人求援;出現危險時要自衛,用語言、手勢制止對方。
孩子不需要無菌圈養,孩子需要通過社會實踐與交際中認識世界。讓孩子們正面應對,父母只要適時引導就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熊孩子弄壞鋼琴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熊孩子弄壞鋼琴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