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指感覺沒力量,用的力量大一些還容易折指,立著也感覺有點別扭,好想躺倒彈[捂臉][捂臉]......”
45指的煩惱是普遍的,畢竟用得少,肌肉相互牽連多,而且手指也不靈活。
但是一定要從學鋼琴開始確立正確的5指標準,哪怕剛開始有點不習慣,適應后力量會更通暢地到達5指,站立穩定性也隨隨之增強。
如果小指躺倒或者壓彎,整個手背也是向一側傾斜的,不但壓垮了手型的中庭,而且力量還容易拘在手背和手臂上,彈一彈就累了,就酸了。
我是與鋼琴為伴,喜歡琢磨教學的鋼琴老師楚楚。9年一線沉浸式分類教學(小朋友/成人),善于規劃鋼琴學習,重視基礎,教學化繁為簡,學-練-測-評-學習結果,開朗歡樂,但要求嚴格的90后老師。
和學生們一起進入音樂的世界,感受樂譜的溫度,鋼琴的典雅,從容彈出人生的起伏~
小指的觸鍵位置
如果你在彈奏過程中小指的觸鍵位置在指甲蓋外側,小指處于半躺倒狀態彈奏,那就需要矯正錯誤的觸鍵位置了。手型中庭飽滿,自然撐開的情況下,1指和5指會有自然弧度落鍵,需用小指指腹位置觸鍵,并不是直接的指甲蓋下方,指腹位置相對肉更厚,觸鍵面積更大一些,所以站立穩定性也會更好。
手型結構的支撐
手型需要中庭飽滿,一方面為所有的手指撐起屋脊,讓所有手指有一個靈活活動的較大空間;二則保障力量的運送通暢,不會卡在手背手腕上發力,可以通暢地把力量傳送到指尖,便于指尖控制力量和協調發力。
發力與放松
琴音出來的響度和觸鍵瞬間發送下去的力量直接相關,也并不是力量小了就不折指,這個問題一直存在,只是力量大的時候會將其放大。但是無論大與小的力量,折指的問題出現,都應該反溯一下手指獨立性和靈活度的手指練習是否按照要求進行練習,持續改善問題。
并且進行多類型手指能力的訓練,如斷奏,合理適度地高抬指練習等,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都是比較有效果的。并不是天天跑速度,速度就能越來越快,而是通過不同維度的訓練加強了手指的獨立性和靈活度,以及手型的正確與穩定,發力和放松的協調,所以才能越跑越順,越輕松。小指的運用也是同理,需要加強多類型手指練習的訓練,向不同音色要求下的統一彈奏標準慢慢靠攏,也都是能夠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