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鋼琴 >樂齡云課堂鋼琴免費課(“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

      樂齡云課堂鋼琴免費課(“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

      “不覺得自己老,好像又回到一個青春期。”電話那端,蔣金龍對記者爽朗說道:“人生的長度總歸有限,生命的寬度可以拓展。”

      蔣金龍,70歲,家住上海嘉定,退休前在市區一家商業單位工作,離文藝范兒的生活很遠。疫情前的秋天,他報名參加老年大學的電子琴班,一切就緒后,線下學習停頓下來。去年初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條報名信息,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通過“樂齡云課堂”小程序,他跟著遠在大連的沈陽音樂學院鋼琴老師張曉謙開始“云學琴”。3月,“樂齡云課堂”新學期開始,線上鋼琴課擴容到17個班級、近4000名學員,其中1000多人來自上海。

      目前有8萬多學員的“樂齡云課堂”,開發方也在上海。出人意料的是,他們并非來自教育行業,而是廣西師大出版社上海分社的一群出版人。在廣西師大出版社集團副總裁、上海分社社長劉廣漢看來,從教育切入老年業務,是出版融合發展的一條路徑。面對人數龐大的老年人群體,融合出版探索又能“反哺”傳統出版,為傳統出版注入新的內容和活力。“從長遠來看,老年閱讀或許會成為閱讀產品的一種新方向。”

      不僅是興趣愛好也是社會交往

      “耐心、易懂、互動、開心。”這是張曉謙為自己的線上鋼琴課程總結的八個字。

      長期任教于沈陽音樂學院鋼琴專業的張曉謙,是“樂齡云課堂”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她的鋼琴課更新了39個課時,每節課1小時,截至記者發稿,頁面顯示已有“147847人學過”。

      “剛開始教線上課很忐忑,最不習慣的是對著手機屏幕,只能看見自己,和傳統的課堂完全不一樣。我都不敢看自己的回放,覺得挺不好意思。”張曉謙清楚記得,2020年11月3日,她第一次在“樂齡云課堂”開課,零基礎的入門課從講解鋼琴音樂開始,“我彈了一首《北風吹》,邊彈邊介紹創作背景,描述音樂表現的畫面,雪花如何一點點飄落下來,這段是主人公喜兒,那是大春,音符跳躍活潑,他倆見面多么高興……”

      “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

      張曉謙的鋼琴演奏課是平臺上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音樂是這樣學的,不是彈一支曲子就完了。”張曉謙說,在很多老年人眼中,鋼琴有些“高大上”,“但聽我一堂課,就能愛上鋼琴”。這之后,每周二上午固定時間,張曉謙與學生們在“云課堂”相約。她稱呼學生為“學友”,“不要覺得自己是老人,50歲當成15歲、60歲當成16歲、70歲當成17歲……被我這么一稱呼,大家都樂了。”

      雖然“云課堂”看不見、摸不著,但凝聚力很強。一直在高校工作的張曉謙依照班級制,任命班長、班委,各司其職。“如果說我教過的不少小琴童是‘要我學’,老年群體則表現出了更明顯的‘我要學’。”張曉謙根據老人們的彈奏水平編寫曲目,課后把示范演奏視頻發到各個班級群,完成作業視頻可以換取積分,為自己和班級爭取榮譽;為讓學友更有興趣學習,她不僅改編大家耳熟能詳的樂曲,還經常帶動練習四手聯彈,她錄伴奏視頻,學友演奏旋律視頻,最后合成。“老年人的手部條件不如孩子,記憶力也不如年輕人,這是客觀條件。我常和學友說:您可以做不好,但要明白什么樣才是好的。雖然對他們的手型沒有嚴格要求,有一回,音樂學院的同事看到他們的演奏視頻,連聲感嘆‘放松的動作真漂亮’。說實話,‘云課堂’沒有線下近距離交流、手把手糾正的優勢,不過也有好處,可以通過回放視頻反復‘回課’,新學期加入的學員也能自學追趕進度。”

      “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

      張曉謙的備課筆記

      “鋼琴班的學員大部分是六七十歲的年齡段,不少人還‘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顧自己的老父老母,又要幫下一代帶孫輩,壓力挺大。”張曉謙也已屆退休之齡,“未來我也會步入這個行列,之所以特別上心這件事,也是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做公益。過去沒找到可以釋放的出口,‘云課堂’這個平臺特別好,我把它當成一份事業。”

      在張曉謙的“鋼琴五班”,60歲的戴桂芳和64歲的童麗芳是學友們眼中的“姊妹花”,同在上海的二人都是去年3月加入“樂齡云課堂”的。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鋼琴班在去年“七一”前組織了“百人線上合奏《東方紅》”活動,身為癌癥康復患者的童麗芳每天坐車來回幾個小時到有聽障的戴桂芳家中,幫她練習,戴桂芳則學習了打譜軟件為大家服務,“姊妹花”積極的生活態度打動了很多人。

      “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

      “樂齡云課堂”鋼琴班學員的云合奏

      “‘云課堂’的老師永遠在線,大家非常珍惜。”熱心的蔣金龍一度擔任兩個班級的班長,“聽課很方便,課后還能和老師互動,至于為學友服務,是全天候的。”在蔣金龍眼中,“云課堂”不僅是一種學習,更是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給學友們做視頻,從拼九宮格到用軟件加片頭片尾、打歌詞字幕,很有樂趣。”

      “去年6月,鋼琴班組織線下游學。在上海,又是一個星期二,‘云課堂’第一次有了200多名學生在現場聽課。有位學友特地買了幾百枝玫瑰花分發,課一結束,大家涌到臺上獻花,讓我特別感動。”張曉謙感慨,對老年群體來說,業余學習不僅是興趣愛好的實現,也是社會交往的補充,“過去在我印象中,上海人可能不太愛管別人的事,接觸了這些上海老人,完全顛覆了我的印象。”

      “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

      去年6月,“樂齡云課堂”鋼琴班組織線下游學,張曉謙第一次在上海指導學生

      讓老年生活變得更有價值感

      運行兩年多,“樂齡云課堂”已開設37門直播課,累計1800余課時,建立了400多個學習群,所有課程均為公益性質。

      “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

      “我‘潛伏’在一個電吹管的學習群里,學員們平時討論很活躍,春季課程表一發布,閱讀數噌噌往上漲。”作為“樂齡云課堂”的推動者,劉廣漢坦言,最初接觸老年教育領域,并非從出版角度出發,而是機緣巧合之下的突破。“我們為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遠程教育工作委員會的遠程教育網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對象是全國老年大學。后來在這個基礎上加入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文化養老公益項目,自主開發了基于微信公眾號與小程序的‘樂齡云課堂’,這是面向個人用戶的。”

      “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

      廣西師大出版社上海分社提供技術支持的遠程教育網

      出于職業的敏感,劉廣漢認為,老年群體是未來出版要面對的重要領域與對象。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鼓勵編輯出版適合老年人的大字本圖書。廣西師大出版社上海分社即將推出《50歲開始的“你好人生”》系列叢書首批6本,這一策劃始于去年,成為響應號召的第一套全面“適老化”大字本圖書。

      “一旦進入老年,似乎就會成為被社會邊緣化的人群。在社會層面,老齡問題涉及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等諸方面,需要整合政府、社會、企業、個人等多元主體力量。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為老服務折射了城市治理的水平。在個人層面,老年是人生的一個階段,應該改變對老年人需求單一化、刻板化的認識,尤其是伴隨中國第一批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進入老年,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不容忽視。”劉廣漢介紹,《50歲開始的“你好人生”》在內容題材選擇上力求貼近生活,“比如該不該去養老院,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健康……希望有針對性地解決老年人的困惑,讓老年生活變得更有價值感。之所以把書名取作‘50歲開始’,50歲是預備期,提前規劃老年生活,應該成為一種社會意識。”

      《50歲開始的“你好人生”》第一輯中,《老去并不可怕》聚焦“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與人際關系”,提出“積極老齡化”概念:人到老年,仍然有權利和能力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在保持健康的同時為他人和社會做貢獻;每個人都會變老,但年齡的增長和身體機能的下降并不一定是繼續實現人生價值的阻礙。

      在劉廣漢的觀察中,“樂齡云課堂”很多參與者正是“積極老齡化”的實踐者,“他們探索新知、適應社會的需求迫切,有很強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未來在老年群體中,或許還會產生再就業的需求。如何提升自身文化修養、如何得到健康生活、如何更好地進行隔代養育……這套叢書計劃每年出版一批,持續關注老年人群體中的熱點話題,提供具有權威性、指導性的實用內容。”

      “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

      “樂齡云課堂”開設的課程

      探索更多適老化文化產品

      “在你接觸的老年學員中,哪些需求是比較迫切但還未被滿足的?”對記者的提問,張曉謙答了兩點。

      其一是出版物,“拿鋼琴教材來說,多是針對孩子或成人的。老年人的視力不好,一般的譜子看起來比較累;另一方面,老年大學報名很熱、常常一座難求,但教材并不是特別系統,仍然比較零散。”

      其二是活動空間,“老年人要找合奏的琴房或排練合唱的地方,不太容易;想找個錄音棚錄現場,也缺資源。商業空間當然要按商業規則運行,能不能針對老年群體適當收費,找到商業與公益之間比較好的平衡點?”

      “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

      在線學習的老年學員

      在業內人士看來,要建立可持續的老齡事業服務體系,文化產業領域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智慧養老產品、老年游戲、老年心理健康服務等行業都有待發展。“公益先行、公益引領,同時不偏廢商業目標。”劉廣漢提到,服務好通過線上公益課程平臺聚攏的老年人群,有可見的商業想象空間,前提是專業的產品與謹慎的內容選擇,“作為平臺方,可以在免費課程的基礎上,篩選更多實體與非實體的適老性產品與服務。商業做好了,可以反哺公益,公益與商業的關系并不相悖。兩年多來‘樂齡云課堂’有效用戶的增長,證明了當初我們的決策與投入找對了方向。”

      “積極老齡化”實踐:60歲后“云學琴”

      在線學習的老年學員

      至于出版機構的本行——圖書如何“適老化”,從出版物形態來說,字號、用紙都要特別考量,每本書的字數也應該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從閱讀內容來說,老年閱讀是否能像童書一樣成為獨立存在的閱讀類別,還需進一步觀察,也有待出版機構進一步探索與嘗試。”劉廣漢坦言,出于成本考慮,目前老年版圖書還未進入多數出版機構考慮的主流范疇中,適老化閱讀產品正處于一個發展變化期,“隨著‘60后’‘65后’乃至‘70后’進入退休期,老年讀者群體的接受能力、趣味與需求也會變化,一些人文社科類圖書也可以嘗試推出老年版。如今越來越多老年人在‘老有所養’基礎上,更多追求‘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包括出版機構在內的文化單位應該捕捉到這種變化。”

      “在‘樂齡云課堂’學鋼琴,和我父親的一段經歷也有關系。”蔣金龍說,患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父親生前最后幾年是在養老院度過的,“那時每周要去探望父親好幾次。養老院里有一架鋼琴,每次經過我就想,如果我會彈鋼琴,既不會干擾他人,又能釋放自己,還能給其他老人帶來一些舒緩與快樂。將來如果我也要住進養老院,會一種樂器,多好。在上海,老年生活不寂寞,樣樣都挺方便。我們鋼琴班有一句口號——優雅的旋律、優雅的我,有了更多文化生活上的追求,不敢說作為老年人活得有多精彩,至少活得更加快樂、更有意義。

      欄目主編:施晨露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來源:作者:施晨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产品999一区二区三区有限|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高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使用方法|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射精|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伦理高清|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2020青青|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亲子乱av一区区三区40岁|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视频a|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三区不卡| 白丝爆浆18禁一区二区三区| 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怡春院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日本一二三区视频|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