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契約》終于在大陸上映了,影片有槽點也有亮點,最可惜的是被刪減了6分鐘。
很無奈,《異形:契約》變成了《已開:大勺》。
不過平心而論,刪掉的都是一些血腥畫面,雖然讓大海這樣喜歡重口味兒的影迷有點不過癮,卻并不影響對劇情的理解。
但你們可能不知道,除去這為了過審刪去的6分鐘,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自己也把一些已經拍好的內容從正片中刪掉,而這些被刪掉的內容還包含了不少重要信息。
這不是雷德利·斯科特第一次這么搞了。
5年前,《異形》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了《普羅米修斯》,打算拍攝一個前傳系列,把自己在40多年前埋的坑填上。
《普羅米修斯》片長124分鐘,大陸上映時是122分鐘,刪減了2分,不算多。
不過在影片后來發布的藍光碟中,附錄了一個30分鐘的刪減片段,其中有一些直接刪掉沒用的,也有一些與公映版原有情節有所不同的候選鏡頭。
尼瑪!整整30分鐘!(A站搜“普羅米修斯3小時花絮+30分鐘刪減”就有)
其中就包含在粉絲群體中流傳已久的幾個片段。
例如《普》開頭白皮膚外星人(簡稱“工程師”)喝下黑油死掉的情節。公映版中只有一個死掉的工程師出現,在刪減片段中其實有九個,其中一個將黑油遞給了死掉的工程師。
另外還有普羅米修斯號船員之間的幾段對話,雖然稍顯冗長,但對了解角色性格、鋪墊人物關系也十分重要。
以及公司創始人彼得·維蘭德向蘇醒的工程師詢問長生不老方法時,工程師曾經和生化人大衛有過短暫交流;在工程師追殺女主肖博士時,這個外星物種曾對飛船里的人類書籍和裝飾品產生興趣。
然而這些能夠讓觀眾更多了解“工程師”這一外星種族的段落,全都被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自己剪!掉!了!
Why?
《契約》的故事時間發生在《普》的十年后,作為續集,這中間的十年發生了什么,影片交代的很模糊,尤其是肖博士的死因。
在《普》的結尾,肖博士帶著被斬首的生化人大衛離開,打算乘坐其他飛船尋找工程師的母星。
到了《契約》,人類探險隊發現肖博士被大衛當成了培養異形的載體,死狀很慘。
這段劇情的跳躍性太大了,沒想到上一部的女主角,在這一部里連個臺詞都沒有(除了唱歌)。
沒錯,雷德利·斯科特又刪戲份了。
不過在《契約》上映前期的“病毒營銷”中,雷德利·斯科特發了一個兩分多鐘的“番外序列”(豆瓣上有),講述了這十年間大衛和肖博士發生的故事。
《普》的故事之后,肖博士來到一艘工程師的飛船里,將大衛的頭接上。
隨后大衛教會了肖博士怎樣駕駛工程師的飛船(或者教了一部分),因此契約號上的人類才會收到肖博士在工程師飛船上唱歌的鏡像。
兩人將目的地設置為工程師的母星,隨后肖博士進入了冬眠倉等待到達(人類居然也能使用工程師的冬眠倉),而大衛則繼續留下操作飛船,并學習工程師的技術。
番外的結尾,緊接《契約》中大衛用黑水武器消滅工程師的片段,大衛不僅消滅了整個星球的工程師,還不斷進行異形試驗,把這個星球變成了地獄。
這么重要的劇情,為什么不放進正片!!
而且這種番外短視頻不止一個,還有一個名為“最后的晚餐”的視頻,講述契約號船員們的一次聚會;一個維蘭德公司拍攝的生化人沃爾特宣傳廣告;以及多個契約號船員們冬眠前最后一次視頻日記。
很多去影院的觀眾可能都不知道這些“番外”的存在吧。
最可憐的是工程師一族,明明是整個《異形》系列的關鍵線索,卻被導演刪減成了龍套角色。
不過也許是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故意為之,在《普》中刪掉工程師的臺詞和多余戲份,在《契約》中讓其滅族,就像推理故事中讓了解真相的證人早早掛掉一樣,故意營造一種懸疑感。
但有一點大海持懷疑態度。
早在人類進化出文明社會前,工程師一族就已經具備了宇宙旅行的技術。《普》里面人類探險隊登陸的星球也有不止一個工程師的飛船。(結尾被人類飛船撞毀一個,大衛和肖博士開走一個)
那么大衛消滅的真的是宇宙中所有的工程師嗎?
也許這個種族早已分布在宇宙各地,而大衛消滅的那些,從裝束上看似乎只是低等級的角色。
據說《契約》之后還要拍兩部續集,讓劇情承接1979年的《異形1》,在接下來的影片中,工程師一族說不定還會出現。
另一個番外“最后的晚餐”,內容含金量就沒有那么高,主要是契約號上船員們一些日常的對話,但是在對話中,我們也能了解一些信息。(正片中在冬眠倉被燒死的付蘭蘭終于多了幾句臺詞)
其中最重要的,是影片中人類科技水平的設定,由此也引出影片的一個槽點。
“這是人類首次進行大規模的(星際)殖民行動。”
然而首次你們就敢在陌生星球不帶頭盔離開登陸艙?
大海必須承認,看到這里是我內心最失望的段落。
本來還以為是十年間人類技術的進步,讓探險隊從《普》里面帶著頭盔,發展到《契約》里不戴任何防護裝備的自信,沒想到番外視頻恰恰告訴了我們這是人類的第一次星際殖民。
第一次就不戴任何防護措施,你們真是太作死了。(正經臉,別想歪)
相比之下還是《降臨》這種硬科幻處理的比較好一些,即使是在地球上和沒有什么惡意的外星人接觸,科學家們也要經過嚴格的消毒程序。
前不久上映的《異星覺醒》,里面的宇航員也智商更高一些,至少會把外星生物比喻成炭疽病毒,而且異星覺醒的反轉結局真的讓觀眾很意外,不到最后一秒都無法預料。
而《契約》結局的反轉就沒那么震撼了。
相信很多人和大海一樣,很早就發現了最后生化人沃爾特是大衛假扮的,而女主卻遲遲沒有發現。
很多人吐槽女主“丑”,人身攻擊是不對的,但是這部片里的女主角存在感真的很弱。
如果說以前的《異形》系列用強壯的女主角對抗異形,來歌頌女權,那這部《契約》中的女主只能讓人感覺很“蠢”。
其他各種豬隊友更不用多說了:看到異形蛋好奇去湊近聞一聞的男隊員;胡亂開火引爆整個登陸艙的女隊員;遇到事情被嚇傻毫無主見的代理艦長。人類怎么就派出這么一群“精英”來執行第一次星際殖民計劃呢?
當然這個問題在《普》中就很嚴重了,船員之間互相撕逼,再加上一個腹黑生化人暗中搗鬼,全滅真是一個很合理的結局。
因此兩部前傳,最出彩的角色就是法鯊飾演的生化人了。
《契約》開頭講述了彼得·維蘭德剛把生化人大衛創造出來的情景,在一塵不染的潔白房間內,大衛優雅的彈奏著鋼琴曲。
然而與創造者彼得·維蘭德交談時,大衛說:“你們人類會死,而我不會。”
反抗(亦或是“背叛”)人類的種子早在他誕生的那一刻就種下了。
在一部以“異形”為主要賣點的驚悚科幻片里,生化人大衛雖然具有“世界老公”級的美好外型,內心的陰暗卻令觀眾不寒而栗,其喪心病狂的異形試驗,簡直比異形本身還要嚇人。
《契約》里他干掉了一整個星球的工程師,又在驚悚片標配的badend中掌控了契約號兩千多名人類的命運,接下來他會不會帶著滿載異形的飛船來地球?
不約,叔叔我們不約。
相關閱讀
餓到皮包骨,露鳥演妹控,影帝法鯊的演技巔峰可不是《異形》
這部R級片引進國內一刀未剪,可能比《異形:契約》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