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怎么切換指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二胡怎么切換指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初學二胡換把時,往往會感覺音位掐不準,要么就是只要遇到換把指法就雜亂不堪。一般把位有上把位、中把位、下把位、次下把位、最下把位。在換把技巧上有直式換把、腕式換把、直腕結合式等。換把運指的指法有同音異指、同指異音、異指異音等。操作方法有移指換把位。滑指換把、跳指換把和借音換把。換把也分快速換把和慢速換把。
【同指換把】是同一手指在不同的兩個音之間的換把。
【同音異指換把】是在一個音位上面用不同的手指換把位。
【異指異音換把】是不同的兩個音之間用不同的手指換把。
【滑指換把】是在換把過程中按弦手指不離琴弦,從一個個音位滑到另一音位,這也包括上滑或者下滑。
【移指換把】是操作時手指在音位之間移位換把。
【借音換把】是拉空弦時左手借這個過程進行的換把。
【跳指換把】是在八度以上及復一度和復二度的大跳音時使用的一種換把技巧。跳指換把幅度大,速度快,節拍要掌握好。技巧練的相當成熟才能完成,手指要離開琴弦,從一個音跳到另一個音位上。
【直式換把】是以左手小臂上下帶動手腕進行的換把動作。操作時虎口放松,運行時去掉一切多余動作,干凈利落,到位準確,這也是在速度換把中最常見的一種技巧。
這是二胡演奏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應根據不同情況,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區別處理:
1、二胡獨奏曲。這部分樂曲,作者已經考慮二胡的特點,直接按照所標注的調高和弦法演奏。大部分二胡曲是在標準定音(D A)下演奏,但是,部分曲子采用非標準定音,如:《二泉映月》,調高是G,弦法是1 5,這是因為改用了G D定音,在G D定音下,用1 5弦演奏,調高就是G了。
2、戲曲。戲曲所涉及的弦法較少,多數定音C G,弦法一般是1 5,5 2,6 3,遇到比定音最低的音還要低的音符,改用高八度演奏,如黃梅戲等,個別戲曲采用4度定音,非二胡演奏專業人員一般不要涉及。應用少,指法差異很大。
3、歌曲。非正規場合,就按標準定音和弦法演奏,如D調,就用1 5弦演奏,遇到比1更低的音符,改用高八度演奏,或者將樂句中與這個更低音相連的幾個音符都改用高八度演奏。正規場合,二胡一般處在樂隊中,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等同非正規場合做法,不過遇到比定音更低音符時,由其他樂器代替,或者由主二胡手高八度處理;另一種方法是改變定音,如《枉凝眉》,調高是F,但需要用5 2弦演奏,這時改變定音,采用C G定音,用5 2弦演奏,調高就是F了。
這里附上《二胡常用定音定調定弦關系表》可供參考
本來小指指法一直是一個難點。。因為小指力弱,使不上勁。
就要靠你勤加練習了。從單一的小指開始。放在弦上,用力反復下壓--回--下壓--回,逐漸提高頻率,就可以拉出完美的波音了~~ 力度可以由弱到強,這樣波音才更完美動人。
應"地主139013636"邀答!
二胡把位和虎口不動,只是手指移動,指法移動有幾種方法?
1??定把滑指,同指異音、如《二泉映月》中的一指在外弦中把八度音 i 上,不可移把,直接定把一指向上夠小三度音6,寧可不太準,音偏高一點兒,但符合阿炳的演奏風格。
2??定把滑指,同音異指、如《空山鳥語》三個i 音,三個指頭三二一指可定把,輪流從7滑到 i 音后離開、發出三個帶滑音的 i 音、如果連接演奏幾個不同音高的三連音,就要移把。
3??墊指滑音,比如內弦上把5432,滿把抓四三二一指,其543用四三二指滿把一抓,一指按在2音上、
4??尾滑首滑,在音符前上方或后上方見到箭頭,定把完成,音對應在各手指上時,都可滑動,大多只滑出小二度音程就夠了。你從《喜洋洋》曲中可看到。如果象《河南小曲》夸張俏皮的滑音過大,再運用定把就不夠夸張了。
5??并指異音,在《喜送公糧》的快弓后有26 i 6,用一二指并攏滑向高音2后,松開二指,一指從 i 音滑向6音,當重復這兩拍時手指還是這樣.使用。
6??三指直伸,在《真的好想你》G調曲子中,內弦中1/2的5音,多用定把三指直伸從5音滑向3。
在《良宵》D調外弦中1/2中的高音5,也是三指直伸從5滑到3音,有的曲子還可3滑向5后浮按成泛音5。
7??凡委婉的曲子,換把多是采用手指不離弦,虎口不離柱滑把,出現不換把位的裝飾,潤色音多從小二度滑向主音,避免了音頭,你多試驗。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怎么切換指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怎么切換指法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