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月夜教學示范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二胡月夜教學示范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應"地主139013636"邀答!
要欣賞《月夜》的二胡作品,他都受時代背景影響,比如阿炳與劉天華是同時代的人,他們的曲子都是悲愴的,劉天華先生留下10首二胡獨奏曲,
只有《良宵》是除夕夜晚即興而作。對于《月夜》,這是1924年才定稿的,早在1918年8月在江蘇江陰老家就創作了。當時的背景是風清月明的夏夜,在外納涼由感而生的。我最欣賞于紅梅老師在有竹子做背景的二胡獨奏曲,她的全神投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讓你感覺有種沁人心脾的愉悅心情!所以欣賞《月夜》,心要靜,才能感悟到作者的心境。
《月夜》由兩段極慢板和一段快板組成,你聽這兩段慢板不僅只是贊美什么夜景,而是一個滿腹憂傷的人坐在院內納涼而感發的一絲愁悵,
曲子的開頭亅=56、第一音6起弓慢慢貼弦,象抽絲般,換弓無痕,重音部位加重弓子貼弦力,決不可快抽或甩弓。換把要有圓潤連貫柔美的輕滑音。曲中的高音5奏成泛音。
連弓3521的35可用滿把一抓,第三行帶大附點向后,聽得出作者心里有種興奮感,速度為亅=72,這一行弓不帶音頭,但發音要干凈,不拖泥帶水、
下一句如用了二指滑音,二指從內弦上把滑至內弦中段的高音2,然后弓子浮在弦上,二指滑到353,看??、
再看??又用同二指在外弦向中段的高音5滑去,再回到上把7時輕聽到滑音,在音樂的情感描寫上,就這兩個音能透露出作者的一聲嘆息和一絲憂傷、??方的這種句式在曲中多次見到,這是過去民間常用的叫"魚咬尾"1、和 i八度跳音、
??看下方兩拍的平和揉弦,中間有箭頭要轉內弦上把帶滑音、學習中要注意、看??兩拍半不揉,i 音揉,要注意漸強漸弱
最后一段為快板,要慢起漸快,很激動,內外弦中間的i 和高音5要用二指快速滑把,滑音要輕圓,似古琴發出的弦蕩音,
你可在琴柱上注個中心點(千斤到琴碼的1/2段),琴柱稍豎起從慢到快慢練,要做到強而不躁,弱而不飄,上下大滑把要圓滑潤勻穩、雖然有難點,但每個學生都喜歡學這一段
??上面這種復合尾句式再現,離不開當年民間二胡風格的特點!
謝謝你的閱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月夜教學示范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月夜教學示范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