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大鼓團隊介紹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二胡大鼓團隊介紹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京韻大鼓的伴奏樂器有書鼓、節板、三弦、四胡、二胡、琵琶,伴奏的音樂種類分別是“過板音樂”和“唱腔伴奏音樂”,唱腔伴奏就是隨腔伴奏,也是“基本伴奏點”。
京韻大鼓伴奏是用同唱腔旋律的加花拉長,一般是加上對唱腔陪襯,還有很重要的烘托氣氛,表現特定情節伴奏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京韻大鼓的唱詞基本上句式都是七字句,里面還有嵌字、襯字及垛句,基本的唱腔是包括慢板和緊慢板。
京韻大鼓演唱的時候是說唱兼顧的,語氣和韻味都是非常重要的,表演的時候是一人站唱,里面加上自擊鼓板,主要的伴奏形式是三人,除了大三弦、四胡、琵琶之外還有低胡。
京韻大鼓主要是在北京、天津在內的華北及東北地區流行,在全國的說唱音樂曲種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京韻大鼓的名稱是在民國三十五年(1946)北京曲藝公會統一的,在北京的時候是叫“京調大鼓”、“小口大鼓”、“音韻大鼓”、“文明大鼓”、“平韻大鼓”,天津叫做“衛調”、“衛調大鼓”、“文武大鼓”、“京音大鼓”。
東北大秧歌樂器主要有大鼓、嗩吶、銅鑼、和欻兒。年前排練,正月初一到十五附近村子的秧歌隊,就挨家挨戶拜年,扭秧歌,每家都會不得不給點賞錢,有時會持續到正月了。
每個村至少有一伙一秧歌,到正月初五以到鎮政比賽匯演,此賽前一兩名的,會代表鎮秧歌隊到縣、區聽規定的某天去比賽表演。
東北秧歌是當地農村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 ,不僅僅在廣場,人可多可少,給節日或者慶祝添加喜慶氣氛,主要的樂器有嗩吶、镲、大鼓等,外加許多滑稽扮相娛樂大家。歡迎大家加入,鍛煉身體。
常見的有鑼、鼓、镲、嗩吶,當地的民間樂隊一般有高音嗩吶2人及打擊樂器若干人組成。
嗩吶以七寸五(指嗩吶桿長)簡音為a’的高音嗩吶最常用。
東北秧歌是中國北方地區漢族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到今天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漢族民間歌舞。
源兒嗩吶來回答:
哈哈??這個有一定發言權[耶][耶][耶]因為我本身就是嗩吶專業。
[呲牙]東北秧歌是一種民間的廣場藝術,使用的樂器當然要適應廣場這個藝術環境,就是“神樂器”嗩吶和聲音宏大的打擊樂器了。
[玫瑰]在東北秧歌傳統的伴奏形式中,演奏旋律的重任由嗩吶承擔,一般用兩支相同規格的高音嗩吶。要演奏好東北秧歌音樂,嗩吶演奏者必須具有扎實的基本功;有較高的技術和技巧;較強的音樂表現力;有豐富的想象力,能觸景生情;對秧歌曲熟悉,能根據需要迅速地選擇樂曲;熟悉舞蹈動作,能根據舞蹈表演的需要一曲多變。只有這樣才能有較高的即興演奏的能力,才能把東北秧歌的音樂演奏活。而演奏的生動活波正是民間藝人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的結果,由于演奏的生動活潑,使音樂具有生活氣息和藝術魅力。
[玫瑰]在東北秧歌傳統的伴奏形式中,打擊樂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對于招來觀眾和激發觀眾的情緒、配合舞蹈動作、加強節奏、掌握速度、烘托氣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打擊樂器有:大臺鼓、大镲、小镲、有的地方也用鑼。演奏打擊樂器和演奏其他管弦樂器一樣,很講究韻味,演奏時應隨著音樂的起伏和舞蹈情緒的變化而有所變化,抑揚頓挫分明;強弱對比明顯;音色的變化、音質的虛實和各種演奏方法的合理使用,使打擊樂的演奏生動活潑,具有旋律感。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大鼓團隊介紹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大鼓團隊介紹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