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52弦奏出的樂曲的調高就是“1——G”,在民間音樂中,52弦的按音手法稱作“正宮調”。
二胡定弦采用純五度定弦方法,外弦定a音,內弦定d音。
二胡最開始都是先學D調的,因為D調上手最快,像小星星、鄂倫春小調都是D調的。
二胡常用調有七個,即:C、D、bE、F、G、A、bB。這七個調,分別表示:1=C,1=D,1=bE,1=F,1=G,1=A,1=bB。從這組音的順序可以看出,C調在最前面,bB調在最后面。
1、二胡的G調低音3和4是指在G調音階中的第3和第4個音符,即E和F。下面是如何在二胡上拉這兩個音的方法:G調的E音(低音3): E音位于G調的低音區域。
2、拉低音:在拉低音時,左手手指應放松,輕輕地按在琴弦上,避免用力過大而產生噪音。右手的弓子也需要相應的放松,輕輕放在琴弦上,通過調整弓子的力度和速度來控制低音的強弱。
3、只能翻高八度,或者將曲子整體上翻高八度來彌補低音的不足。如果曲子最低音不是特別低,可以將二胡的定音降低。比如G調的低音.3,因為常規二胡定音對應G調是.5-2,可以將二胡調低小三度定音,這樣按照3-7弦拉即可。
4、用手指向下抹,音就會變高,向上抹音就會變低。向下抹一半弦長音就會高一個8度,再向下抹一半,音又會再高一個8度。二胡是實踐性很強的技術,要多學多練,聰明的人練幾個月就能拉得很不錯了。
5、可以換個調演奏,如用1=G調,即2弦演奏。如果一定要用1=D調演奏,只好把那一樂句提高八度演奏,即分別用外弦的空弦、食指、中指按,本樂句的其它音也相應提高八度。
6、換F調或G調拉,前者內外弦分別是低音的6和高音的后者是低音的5和高音的還有很多的調都能拉出不同的低音你去翻下書。
1、二胡在為河南豫劇伴奏時的定弦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弦定C,外弦定G。這種定弦方法在演奏降E調的豫劇時,就是3弦,演奏F調的豫劇時就是2弦,演奏降B調的豫劇時就是6弦。另外一種定弦方法是內弦定降B,外弦定F。
2、二是標準弦,平常演奏二胡獨奏曲、歌曲用的弦,演奏時定弦為C調的6-3弦,演奏降E調,拉6--3弦,演奏降B調拉2-6弦,演奏F調拉5-2弦。特殊的唱段,按演唱要求定弦。
3、F調內弦為2,外弦為5。豫劇 唱腔 常用音域在 十五度 (E調低音5--高音5)音程之間。伴奏的音域基本固定在 十度 (E調的3-高音5)音程之間。
4、定音,指確定二胡內外弦空弦的音高。定調,指確定用何種調高來演奏樂曲。在定音的基礎上,要實現某種調高,還和定弦以及定調有著密切關系。在標準定音(DA)時,要演奏C調,那就要采用26弦,D調就要用15弦,等等。
5、如豫劇中,板胡降E調拉36弦,二胡就得拉低5到中2弦,要是板胡拉降B調,二胡就得拉1到5弦了。如果是拉豫劇,F調,板胡就得拉2到5弦。豫劇的發源 豫劇發源于中原,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居全國各地方戲曲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