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最難的是音準,影響音準的因素很多,但受生理因素影響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中指與無名指(以下稱二、三指)先天性不能充分打開,這就造成了當二、三指在某些把位呈大二度關系時,指距難以準確把握。如:F調切把位外弦三指“7”;D調中把位外弦三指“3”等,在這些把位中,由于二、三指不能充分打開,造成三指按弦音偏低,少兒學二胡,很少出現這種現象,成人學二胡,“殺傷”率幾乎百分之百。
有資料稱,在人的五個手指中,拇指、一指、四指的肌腱都是各自獨立的,只有二指、三指共用一個肌腱。也有的說,二指、三指、四指的肌腱是連在一起的,叫“腱聯合”,所以二、三、四指一起運動就很自如,而三指獨立運動就受限制。下面的實驗可以驗證這個生理現象。
將二指彎曲向手心,其他手指伸直,手心向下平按在桌子上,然后逐個抬起手指,你會發現,其他手指抬起都很自如,而三指卻無論如何抬不起來。這個實驗說明,當二指受限時,三指同時也受限,因為他們共用一個肌腱。
還有一個原因,即人們在從事活動時,拇指、食指、中指用得最多,所以最靈活,其它手指是起輔助作用,所以最笨拙。少兒學二胡,從小逆生理而練,所以四個手指的靈活性相對均衡,而成人學二胡,就要下很大功夫才能克服生理局限。
如何解決成人拉二胡二、三指打不開的問題呢?
第一,保證左手正確的持琴手型。正確的手型是:左手手心向下,二指第一關節站立在弦上,三指相對于二指,適當伸直。錯誤的手型是:手心向內,手指橫在弦上,或抓在弦上,如果這樣,二、三指無論如何練習,都是打不開的(圖一:正確的手型)。
(圖一)
第二,人為干預,強制拉伸。左手保持伸直,用右手將二、三指強行分開,反復拉伸,使分開的距離越來越大(圖二)。
(圖二)
第三,“剪刀型”形擴展練習。在人為干預,強制分開的基礎上,二、三指自主分開呈“剪刀形”,在保持四個手指伸直的基礎上,反復張合,使分開的距離越來越大(圖三)。
(圖三)
第四,作弦上伸展練習。保持正確的持琴手型,一、二、三指并攏按在弦上,在保持一、二指不動的前提下,抬起三指往下伸展按弦——收回并攏——再伸展按弦——再收回并攏,反復練習,伸展的距離要一次比一次遠(圖四)。
(圖四)
第五,三指獨立性練習。三指是四個手指中靈活性、獨立性最差的手指,想靈活,就要多干活。方法一:保留一、二指,在不考慮音準的情況下,抬起三指往下擊弦,抬得越高越好,擊得越有力越好,作反復練習;方法二:選擇《D調上把位顫指練習》,重點練習三指;方法三:選擇二胡教材中有關三指的活指練習曲,每天堅持練習。
第六,心理暗示。在二、三指大二度的情況下,越靠近千斤,指距越寬,反之相反。在練習或演奏中,要時刻提醒自己注意指距,重點注意低把位三指的位置,可以借助校音器等固定音高樂器,仔細分辨音高,甚至可以矯枉過正,寧高勿低。
還有一些練習方法,其目的都是拉伸二、三指的肌腱,增強三指的獨立性與靈活性。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成人,這是一個長期的練習過程,不可能靠幾個方法一蹴而就。同時,也要防止過度練習,造成對肌肉和肌腱的傷害。
幾點體會,僅供參考,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