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曲江南春色朱昌耀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二胡曲江南春色朱昌耀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紀50年代初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風靡全國。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曾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2
《賽馬》
《賽馬》是黃海懷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樂曲以其磅礴的氣勢、熱烈的氣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們喜愛。無論是氣宇軒昂的賽手,還是奔騰嘶鳴的駿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現得惟妙惟肖。
3
《葬花吟》
《葬花吟》原是清代文學家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誦的一首古體詩。
4
第1首、二泉映月
第2首、漢宮秋月
第3首、良宵二胡
第4首、空山鳥語
第5首、蘇武牧羊
第6首、長相思
第7首、彩云追月
第8首、賽馬
第9首、江南春色
第10首、梁山伯與祝英臺
外空弦用的最好的應該是黃江琴,感情細膩的是于紅梅,快弓顆粒飽滿的嚴潔敏,下把位通暢的孫凰,滑音達人宋飛,松弓拉快弓是鄧建棟,江南小調是朱昌耀,快弓最快的是陳軍、高紹青、周維,能拉能作曲的是王國潼、陳耀星、黃海淮,等等,等等,所以名家都是個有所長,不存在誰是第一
這個問題很極端。二胡曲閆的地方風味不同,技巧就不同。比如說草原風味的,江南風味的,河南,山東風味的。另外,在二胡藝術傳承過程中,幾代人的位置不同,因此,對演奏家們不能在同一條線上評價。所以這個問題是外行提出來的。
二胡名家固然是各有所長。但在我的感覺中,總體在樂感上(即韻味),則于紅梅似更為突出,她所拉的《一枝花》《蘭花花》等曲,那種如訴如泣或悲憤交加的情感演繹,極富感染力;嚴潔敏基本功尤為出色,其快弓的顆粒感飽滿突出,節奏感強,曾聽她所拉《迷糊調》一曲而嘆為觀止;王莉莉、姜克美倆位演奏曲子均感輕松灑脫、游刃有余;宋飛拉任何曲子,均規范有味,無可挑剔。
二胡演奏家中,技巧最好的是哪位?提問者認為是朱昌耀,問大家是否贊同他的觀點。
其實,這個問題問得有些突兀,換句話說,這個問題的本身,構不成問題。
為什么這么講呢?
因為既然是二胡名家,在演奏技巧上,根本就構不成問題了,演奏技巧,客觀上有它的一致性,對于技巧的掌握,每個演奏家雖然略有差異,但基本要領掌握還是基本一致的。因此,以技巧掌握來區別演奏家的水準,是不應該的。問題提出的本身就不具有科學性。
二胡演奏家之間的區別與比較,不是技巧,而是演奏風格,用一句俗話講,就是二胡所拉出來的“味道”。因為技巧的客觀標準都是一樣的,而風格則是運用技巧的結果。也就是說,雖然運用了同樣的技巧,但二胡演奏出來的味道卻不同,二胡名家之所以成為名家,就在于他能形成自己有別于他人的獨特風格。風格,就是名家的標簽。
題主所稱道的朱昌耀,在全國堪稱為一流演家,他的特點是以演奏江南風格樂曲為特長,他不僅是江南風格樂曲演奏的好,而且還以江南音樂為藍本,創作出為大眾所喜歡的二胡獨奏曲《江南春色》,在這部曲子中,朱昌耀先生把泛音、墊指滑音等表現江南音樂的特殊技巧都運用得恰到好處。這正是他本人二胡的生動體現。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曲江南春色朱昌耀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曲江南春色朱昌耀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