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學二胡喜歡拉快弓,因為孩子的手比較靈巧,加上只要拉得快和準就感到很好,而老年人由于靈活度差就喜歡運慢弓抒情。有好多人問我怎么樣才能拉好快弓?其實想拉好快弓必須先從基礎動作開始,方法正確了,才能拉出的快弓達到丿=138~240,正常丿=120就算快速了,如果每拍有四個十六分音符,每分鐘就要拉出480個音符。
2??初學快弓,先從外空弦5555開始,先拉20cm長,并感覺到有噪音的弓力,為的以后十六分音的快弓有力找到感覺。弓子居中后前后的自然重力均勻,不需故意控制平衡。首先右手自然放松,位于大腿中部,大臂垂于腋中線,手心向左,半握拳,拇指在上,小指在下,拇指螺心前蓋住弓桿,作點壓狀才能對外弦產生一定的穩定和貼弦力,食指平行在弓桿前面,與拇指一起控制住弓桿、拇指和食指成為橢圓形圈,如果圓形或沒有橢圓形圈都是姿勢不正確。因為需要腕部及手指自由放松才能左右擺動。一旦練出快弓節奏慣性,就有了下意識的反應,遇到一拍四音中出現使用內外弦換弓交替時,比如丨丨就會與自然跳弓(弓毛在內外弦中不離開琴筒的跳動)相結合,那么每分鐘就能拉出960個十六分音符的速度。
3??開始練時,只用弓中段10cm長度,拉推拉推,停一拍,弓子用得短,是為了少動手臂,多動手腕,找到感覺了,就加速,變成將第一個5音先小臂帶動手腕甩出一個較大幅度的腕動作,后三個5音由腕動作慣性完成,這就產生了一個重音音頭,只要有了重音頭才能完成另三個富有彈性的快弓音,拉完四個音停一拍,讓肌肉有放松再為后一拍準備連貫的動作。此時弓毛在弦上只有幾公分長的摩擦力。拉外弦要將弓桿躺在筒外角邊,注意發音堅實富于彈性。
4??快弓的重音有四音一個,或八音一個,練習時接著拉6765,只動一二指,以防兩手不配合,一拍一個重音,只有練一拍停一拍才找到感覺,否則連續練,馬上就亂了節拍感或分不出每拍的頭尾音。再接著每八個音一個重音:丨i65丨丨、丨i丨i丨第一音手腕向右一甩發出重音,以后的音以達到清晰流暢為準,快弓的發音可以用大珠小珠入玉盤的感覺來形容,凡是沒有腕動作只靠右臂左右拉推弓的發音是不會干凈利落的。
5??練會了甩重音頭后,再練快速分弓,因為作曲時根據情感作出不同的旋律,有的快節奏聽出節拍重音,有的節奏不能出現,比如《喜洋洋》最后的快弓就只能稱快而散開的音符才有熱情洋溢之感,如果加了節拍重音就成了緊張的節拍。就說《野蜂飛舞》吧,凡是形容野蜂嗡嗡的聲音,音程跨度小,不斷較輕快的反復,如果形容野蜂有飛起的描繪就突然加重音并對每小節音程跨度加大。所以練好快弓后,在實際演奏中看符號標示,以及在唱旋律時找到右手的快弓手法。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