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京劇梁祝二胡教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京劇梁祝二胡教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記得、是引子部分(5 3 2 1-| 2 7(低音)6(低音)5(低音)-)是用G調,其他的部分都用C調
不我們藝術界排練的時候,為了好拉就把(53 23 5 .6 123 21 6 5)比較激烈的那段用D調
在確定二胡曲目前,必須充分考慮全體演奏成員的演奏水平,從以下的曲目中,選擇與演奏水平相適應的曲目:
二胡協奏曲《梁祝》
《第一(紅梅)二胡協奏曲》
《洪湖人民的心愿》
《二泉映月》
《江河水》
《病中吟》
《良宵》等劉天華的二胡十大名曲,
《豫北敘事曲》
《長城隨想曲》
我覺得 既然是二胡集體表演 ,一定是節日晚會,或者是公司周年慶祝,所以要拉歡快的 節奏感強的二胡曲來助興,如《奔馳在千里草原》、《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賽馬》、《二胡隨想曲3號~炫動》、《駿馬奔馳保邊疆》等 都不錯。
《梁祝》是1958年,上海音樂學院的何占豪和陳鋼以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為素材,創作出的小提琴協奏曲。這首曲子在絕大多數地區是小提琴業余10級的樂曲,完整版總長大約25分鐘。《梁祝》難在哪里呢? 音域跨度大、最快的地方真的很快、節奏相對復雜、變調多、和弦多等等。
二胡能拉《梁祝》嗎?當然能,二胡的悲涼音色最為出彩,未必就比所謂的高雅西方樂器差。
二胡演奏家高韶青就曾演奏過《梁祝》,他的梁祝是用他獨創的“韶琴”(一種改進的二胡)演奏的,從樂器構造上來說就具有其他傳統二胡演奏者無法比擬的優勢,且他的《梁祝》演奏得綿遠悠揚、規矩中含有靈動。
2014年臺灣長榮交響樂團在清華大學的新清華學堂舉辦了《愛之交響音樂會》,為觀眾們奉獻了一場中外作品云集、民謠與古典結合的交響音樂會。樂團與大陸著名二胡演奏家李梅女士首次合作,用交響樂與民間樂器二胡共同演繹經典名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創新嘗試將民族音樂和現代音樂圓融契合出特別藝術魅力。
用二胡交響樂演奏《梁祝》并不少,獨奏的話顯然非常需要技術,或許只有二胡十級的演奏家可以勝任。
芷若覺的梁祝曲不適合二胡演奏,二胡只有兩根弦,調性和調式受到限制,是二胡的劣勢。但二胡音域比較寬,沒有指板,弓弦摩擦不受弓重力影響、可以奏出最似人氣息的聲音,情感表達更直接更濃烈,這是二胡的優勢。而此曲沒有二胡優勢和很多技巧的表現機會。二胡的演奏效果比不上小提琴。據芷若所知,目前能用二胡原譜原調完成《梁祝》整部作品的人不會超過2位,就我所知,只有中央音樂學院二胡演奏家孫凰和旅日二胡演奏家許可在正式演出中有過此等壯舉。
《梁祝》是根據越劇素材創作而成的經典小提琴作品,雖然在民樂里被改編過多種版本,但多為演奏其中一個片段,或者進行變調、中間換琴等,這是民族樂器的局限性決定的,《梁祝》的二胡移植版本也有很多,大多都是移調,或者是高胡二胡相配合等形式完成。但是高胡的音色透著明顯的廣東音樂風格,沒有辦法模仿小提琴音色,“雖然音域相同,但它的音色地方風格性太強。二胡原譜原調拉的話難度系數遠超十級先不用說,另一個突出難點就是高音音區會很弱,如果演出中加麥克風不僅折了二胡的氣場,還會破壞整部作品的原汁原味。盡管如此,中央音樂學院二胡演奏家孫凰在2013年臺灣新竹國樂團舉辦的竹塹國樂節開幕式上,與指揮大師閻惠昌合作,不僅用一把琴原譜原調演繹《梁祝》,并且全程無麥克風完全原聲,高音都能清晰傳神的表達,孫凰成功完成了一個全新的嘗試和挑戰。
許可也是很有實力的二胡演奏家,他演奏梁祝時把千斤提的非常高,一般人拉不了,模仿大提琴把位概念,讓二胡音量加大。應該說他拉的梁祝非常的完整,樂譜幾乎都是小提琴的原版,當然與小提琴比較的話,肯定沒有小提琴表現力豐富。
因此,以一把琴原譜原調完整演繹二胡協奏曲《梁祝》堪比超三十級難度。
原調沒問題,但是原譜是小提琴曲譜,二胡沒法完成,原因如下。一,兩種樂器從構造到演奏方式截然不同,小提琴是四根琴弦開放式演奏,而二胡只有兩根琴弦,弓毛是從兩根琴弦中通過;二,兩種樂器的演奏方法不同;三,兩種樂器的技巧特點不同;四,曲作者陳剛與何占豪是根據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及技巧特點創作的樂曲,移至其他樂器演奏一是有些樂曲部分無法完成,二是技巧特點的缺失會影響到原曲的風格,所以,即使是二胡方面的專家,也無法演奏未經改編的原譜,不要說什么十級了。
作為演奏員我即拉過十多年的小提琴,也拉過二胡,而且做過多年的編曲工作,為各種編制的樂隊都進行過編曲指揮,這方面我是有經驗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京劇梁祝二胡教學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京劇梁祝二胡教學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上一篇
2019年二胡廠家,二胡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