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賽馬徐老師二胡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賽馬徐老師二胡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樂曲開始時描寫了奔騰激越縱橫馳騁的駿馬,來刻畫蒙古族人民節日賽馬的熱烈場面,接著完整地引用民歌的全曲旋律,通過對民歌錦上添花地變奏,創造性地運用大段落的撥弦技巧,使樂曲別開生面,獨樹一幟,隨后自然地引出了華彩樂段,這是模仿馬頭琴演奏手法的一段“獨白”式的音樂。
它把草原的遼闊美麗和牧民們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酣暢淋漓,同時把二胡的演奏技巧提到了新的高難度水平。
樂曲的最后,以第一段旋律的變化再現結束全曲。
賽馬是黃海懷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系1964年第四屆“上海之春”二胡獨奏比賽中的新作品。樂曲以其磅礴的氣勢、熱烈的氣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們喜愛。無論是氣宇軒昂的賽手,還是奔騰嘶鳴的駿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現得惟妙惟肖。音樂在群馬的嘶鳴聲中展開,旋律粗獷奔放。由遠到近清脆而富有彈性的跳弓,強弱分明的顫音,描繪了賽馬盛況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運用,撥弦、顫音技巧的運用,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生動熱烈的賽馬場面。
《賽馬》是黃海懷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系1964年第四屆“上海之春”二胡獨奏比賽中的新作品。樂曲以其磅礴的氣勢、熱烈的氣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們喜愛。無論是氣宇軒昂的賽手,還是奔騰嘶鳴的駿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現得惟妙惟肖。
音樂在群馬的嘶鳴聲中展開,旋律粗獷奔放。由遠到近清脆而富有彈性的跳弓,強弱分明的顫音,描繪了蒙古族牧民歡慶賽馬盛況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運用,撥弦、顫音技巧的運用,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生動熱烈的賽馬場面。
二胡
《賽馬》的主奏樂器是二胡,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這種樂器。二胡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拉弦類樂器,起源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因為他的音色優美,被廣大人民群眾而喜愛。并且被全世界的音樂愛好者稱為“東方小提琴”。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稱“奚琴”,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國傳統拉弦樂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
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就叫“度”,比如半音之間叫小二度如3-4,全音之間叫大二度如1-2,小三度如3-5,大三度如1-3。
舉個例子,比如賽馬里面的一段 低音6 6 5 3 2 5 3 1 ,低音6 6 5 3 2 5 3 1 中最后的1運用三度打音演奏出來 的效果是1 3 1 3 1 3 1。
應"地主87312188"邀答!
用二胡拉《賽馬》如何打音?
提問者說的《賽馬》曲中第43小節和56小節中出現的兩個1音的三度顫音、怎么顫,兩個音既相同又有區別。
這第二段共有16小節歌唱格調的樂段,旋律呈橫線條進行,情緒非常開朗活潑。這一段的弓子要拉長些,每一句都要清晰,不能毛糙不情,對于換弓時要有腕動作,換把時少留痕跡,特別這16小節的后一半,在語氣上更加優美動聽,讓人一聽就是一段草原贊歌的風味。所以中音1的顫音符號"tr"寫在主音正上方,就是只對1顫音。
43小節的高八度1音要在進入尾音時顫,因為在音尾顫音,它的時值短,又處于弱拍,力度上要輕些,相當于一個加花裝飾,但還總須有蒙古風格的三度顫音。【見圖】
第56小節的第二拍中音1,要在主音1上顫,為什么出現不一樣的時值上顫音?在這歌唱性的樂段結束時,要有漸弱的變化,最后結束模仿了馬頭琴的風格。【見圖】
謝謝你的閱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賽馬徐老師二胡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賽馬徐老師二胡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下一篇
嗩吶二胡小蘋果,二胡 小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