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民間二胡獨奏聯奏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民間二胡獨奏聯奏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京胡與二胡都是中國傳統的民族弓弦樂器,都是兩根弦。從理論上說,會拉其中一種樂器似乎就應該也會拉另一種。但實際上,這兩種樂器在結構和演奏上有非常大的區別。京胡的筒子與桿子一般用竹子做成(現在也有用合成塑料制作琴筒的),故其音色較為清脆。而二胡則是用木頭制作的,音色較為柔和。京胡的琴桿很短,弦的緊張度遠遠高于二胡。所以京胡演奏時手指之間的音的間距很小,且按弦的力度很大,而二胡各音之間手指的間距大得多,按弦的力度也要小得多。因為京胡的琴桿很短,下把的音色不好,所以除了很少的情形,京胡在絕大多數情形都只用第一把位演奏,常常高拉低唱或低拉高唱,形成獨有的風格,而二胡則常用多個把位演奏。京胡是京劇的最重要的伴奏樂器,近年來才出現京胡獨奏音樂會。不過即使是獨奏音樂會,里面除了少量的京胡獨奏曲,大多仍是為京劇清唱做伴奏,只不過演奏者居于舞臺中心,演奏者的地位更突出些而已。最大的區別在于二胡主要用作獨奏樂器,當然二胡及其變種(如高胡等)也是某些地方戲曲的主要伴奏樂器。而京胡主要用于為京劇和極少數其他地方劇種伴奏。而京劇有其特殊的韻味與風格,這就造就了京胡演奏有許多不同于二胡的指法與弓法,例如小抖弓、京胡獨有的滑音以及虎音(也稱開花音)以及京胡獨特的弓法等等等等。所以,二者在外表上有相似之處,但在演奏上有天壤之別。
友,你好。你問的京胡和二胡有區別嗎?……答案是肯定的,但共性同屬民樂范疇。京胡,京劇主要伴奏樂之首。其身短,細小,靈便,通常只有一個把位。音翠明亮,獨來獨往,自如和諧,常與二胡,揚琴,三弦等等樂器達配。二胡,比較中性,身比京胡長,略粗,通常三個把位或以上。音柔,韻和,厚實,通透。常與洞簫,笛子,古箏等等樂器達配。二胡的適應性比較廣,獨奏,聯奏,交響等等曲子都有二胡的身影。
京胡與二胡的區別:1,外形尺寸不同,京胡小,二胡大。2,材質上,京胡用竹子做擔子(琴桿)和琴筒,二胡用紅木等,京胡蒙皮用烏梢蛇皮,二胡用蟒蛇皮。3,音色上,京胡高亢清脆,二胡柔和渾厚。4,演奏位置,京胡多在第一把位,而二胡基本是多把位。5,用途上,京胡只為京劇京腔伴奏,且是領奏。二胡則作為中音樂器用途廣泛,除獨奏外多用于烘托。
《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是劉天華在(1928年)除夕夜既興創作的二胡曲,主要描寫,在除夕夜里,人民幸福歡度春節,普天同慶,歡樂相聚,以及家家戶戶團團圓圓,燃放鞭炮的情景,聽說是劉天華先生,在過年除夕夜里,邀請老師和學生們在家里過年,既興而作。
在演奏《良宵》這首二胡曲當中,弓法速度要平穩,力度要均勻,運弓要自然,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要把握分寸,換把和跳把時,不要有滑音出現,曲調運弓由仰,揚,頓,挫組成,揉弦用弓力度要隨旋律變化,中間有一段頓弓,要表現燃放鞭炮的仿聲,按音要準確,在演奏當中要一氣呵成,輕快流暢。
劉天華先生創作了很多二胡曲,其代表作有,《空山鳥語》《病中吟》《燭影搖紅》《良宵》《光明行》《閑居吟》《月夜》等優秀作品。
劉天華(1895一1932年)江蘇江陰人,近代音樂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與音樂家劉北茂,詩人劉半農是兄弟,曾任教于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32年病逝于北京,享年37歲。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民間二胡獨奏聯奏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民間二胡獨奏聯奏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