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帶指法二胡賽馬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帶指法二胡賽馬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應"用戶7035197131206"邀答!
二胡曲《賽馬》中如何把握節奏?如何拋弓?
本文向前數第六篇專講的二胡"拋弓"的技法和要令,這里不再重復。
對于《賽馬》曲,在我以的一文中也專講了《賽馬》的演奏和注意事項,今天著重講把握節奏,如果連節奏都把不住,有兩點問題:一是你唱譜的能力還不夠,二是你的二胡基本功夫還很差,我的一位學生因為堅持365天都是天天練二胡從不間斷,學到十級時,用《一枝花》考級,我讓她自己預習,花了整兩個小時學習,她就與宋飛大師的示范同步,我只是幫助糾正相關的要點和注意事項。所以凡是拿一個生曲無從下手或拉得太離譜了,都是你的相關音階、練習曲練得還不夠,這會在后來的曲中拖后腿的。
所謂節奏,我在前面的題中都講過,節奏的準確性,就是要在把控好節拍的基礎上,再去完成每拍里面有多有少的音符,也就是不管你是一拍一個音符,還是兩個、三個、四個?、你都必須心中有秒鐘跳動的感覺,必須在秒針跳動一下的時間里把這一拍完成,
一拍一音,你就打拍子一下一上唱完,
一拍兩音你就一下一上唱完,
一拍三個音你就打下去一個音,手提上來兩個音,
如一拍四個音打下去兩個音,手提上來兩個音,
如兩拍中在大附點,你下上下上四個半拍,前三個半拍完成下上下,手上提完成大附點后的半拍。
賽馬是黃海懷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系1964年第四屆“上海之春”二胡獨奏比賽中的新作品。樂曲以其磅礴的氣勢、熱烈的氣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們喜愛。無論是氣宇軒昂的賽手,還是奔騰嘶鳴的駿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現得惟妙惟肖。音樂在群馬的嘶鳴聲中展開,旋律粗獷奔放。由遠到近清脆而富有彈性的跳弓,強弱分明的顫音,描繪了賽馬盛況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運用,撥弦、顫音技巧的運用,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生動熱烈的賽馬場面。
樂曲開始時描寫了奔騰激越縱橫馳騁的駿馬,來刻畫蒙古族人民節日賽馬的熱烈場面,接著完整地引用民歌的全曲旋律,通過對民歌錦上添花地變奏,創造性地運用大段落的撥弦技巧,使樂曲別開生面,獨樹一幟,隨后自然地引出了華彩樂段,這是模仿馬頭琴演奏手法的一段“獨白”式的音樂。
它把草原的遼闊美麗和牧民們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酣暢淋漓,同時把二胡的演奏技巧提到了新的高難度水平。
樂曲的最后,以第一段旋律的變化再現結束全曲。
1959年,黃海懷創作了二胡獨奏曲《賽馬》。《賽馬》是一首描繪內蒙古大草原人民在節日中賽馬情景的二胡獨奏曲。它以二胡這種簡單的民族樂器,使用多種演奏技巧,表現了賽馬時那種萬馬奔騰、蹄聲“得得”的壯觀場面。
聽來使人仿佛置身于千軍萬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隨著跳蕩的節奏而心潮起伏,對遼闊神秘的內蒙古草原無限神住。
在此曲中,黃海懷將一個整段的樂曲用撥弦技巧奏出,使該曲風格別開生面,獨樹一幟,成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
應"地主87312188"邀答!
用二胡拉《賽馬》如何打音?
提問者說的《賽馬》曲中第43小節和56小節中出現的兩個1音的三度顫音、怎么顫,兩個音既相同又有區別。
這第二段共有16小節歌唱格調的樂段,旋律呈橫線條進行,情緒非常開朗活潑。這一段的弓子要拉長些,每一句都要清晰,不能毛糙不情,對于換弓時要有腕動作,換把時少留痕跡,特別這16小節的后一半,在語氣上更加優美動聽,讓人一聽就是一段草原贊歌的風味。所以中音1的顫音符號"tr"寫在主音正上方,就是只對1顫音。
43小節的高八度1音要在進入尾音時顫,因為在音尾顫音,它的時值短,又處于弱拍,力度上要輕些,相當于一個加花裝飾,但還總須有蒙古風格的三度顫音。【見圖】
第56小節的第二拍中音1,要在主音1上顫,為什么出現不一樣的時值上顫音?在這歌唱性的樂段結束時,要有漸弱的變化,最后結束模仿了馬頭琴的風格。【見圖】
謝謝你的閱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帶指法二胡賽馬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帶指法二胡賽馬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