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獨奏二泉映月阿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二胡獨奏二泉映月阿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泉映月》是阿炳在雙目失明后,流落街頭,以賣藝為生之時創作的,作品的旋律委婉流暢、跌宕起伏、意境深邃。流露出如泣如訴、如悲似怒的情調及對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現了一個經歷舊中國生活坎坷和磨難的流浪藝人的感受和倔強不屈的性格。從中可以體會作者阿炳在黑暗的舊社會追求光明、樂觀向上的可貴精神。
“書到用時方很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人生有很多事是必須經歷過才能懂得的,厚積而薄發,人生的意義不在意結果,而在于經歷,只要真實的度過每一天,總能有所收獲。
還是先把提問的語句弄完整了再發布吧?
什么叫“二胡名《二泉映月》”?
地球人都知道《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曲”的名稱!
怎么會是什么“二胡名”?
恐怕應該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吧?
連提問的問題都能搞錯,還有什么不能搞錯的呢?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刻苦鉆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并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
阿炳現留存代表作有:
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
二泉映月是中國民間二胡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二泉映月”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聽畢全曲,更猶如見其人—二泉映月—一個剛直頑強的盲藝人在向人們傾吐他坎坷的一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獨奏二泉映月阿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獨奏二泉映月阿炳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