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想家的時候二胡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想家的時候二胡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軍中綠花》
《軍中綠花》是流行于軍營中的一首歌曲,該曲朗朗上口,編曲較為民謠化,卻透露著一種純凈的情懷,由歌手小曾創作并演唱,在軍營中口口相傳,.
編曲非常民謠化,不是說它不現代,卻刻意渲染一種純凈情懷。音樂干凈剔透,配器以盡可能少的樂器的基礎,最出彩的是二胡的運用,配上小曾質樸的歌聲,聽來讓人感慨萬千。
軍歌帶花的可能很多,但我認為《軍中綠花》這首歌流傳甚廣。
一直以來,軍歌都是很受車輕人追捧的的主要歌曲之一。還有不少青年唱著軍歌就走進了軍營。《軍中綠花》這首歌唱出了軍人勇于奉獻,無私無畏的精神,同時也是平凡的人,他們也有愛,也會想媽媽。語言樸實,過耳不忘。
如果要要是談及起軍歌中帶花的歌,首先我要很有權威的告訴你,那就是軍中旅花,我最喜歡的歌曲,只要去外面唱歌,我必須要點,并且還要必須唱的歌曲,那就一定是軍中旅花,這首歌非常的好聽,好多人都非常的喜歡唱軍中旅花,確實好聽。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有我可愛的故鄉,
桃樹倒映在明凈的水面,
桃林環抱著秀麗的村莊,
啊故鄉生我養我的地方,
無論我在哪里放哨站崗,
總是把你深情地向往,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有我迷人的故鄉,
本人平時也拉二胡,雖然水平不怎么樣,但也像模像樣地研究過一些二胡名人,二泉映月當然也練過,也研究過,更聽過阿炳的原聲。
論演奏技藝,阿炳肯定比不上現代的演奏家,因此,阿炳本人演奏的二泉映月原聲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好聽。論旋律,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一種旋律在多個把位反復演奏。
阿炳只是一個民間藝人,演奏幾段小曲乞討點錢混飽肚子,僅此而已。
可能我們后人,給他強加了超出阿炳原始夙求多得多的東西,說什么阿炳的二胡聲透露出對吃人的舊社會控訴,對命運的抗爭。
殊不知當時阿炳的生活還是蠻滋潤的,娶了老婆成了家,抽大煙,會拉二胡有個謀生的手藝,未必覺得命運有多不好。
說了這么多,最后我想表達的意思就是,阿炳的二胡聲,你覺得好聽就足夠了,沒有這么多代表什么,這些都是我們后人牽強附會的。
很遺憾,因為家境的緣故,自己從來沒有學習過任何一種樂器,也沒有唱歌的天賦,但這并不妨礙我對音樂的喜愛和欣賞。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 欣賞音樂時,往往是自己的心情決定了你對音樂的理解。當心情愉悅歡欣時,任何的音樂在自己聽來都是美妙動聽的,而心情低落煩悶時,即使是欣賞花好月圓、喜洋洋、步步高和恭喜發財這樣的音樂,心里所思所想的也是為什么別人都這樣高興,卻獨獨自己如此憂傷不幸。這和一個孤兒看到別的孩子被父母雙親疼愛而倍感悲傷是一個道理,強烈的對比更加突出了另一方的心理感受。
音樂原本就起源于生活和勞動,然后又成為人們用來反映情感和生活的工具。如同言為心聲一樣,音樂是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
所以阿炳的二胡聲大概就是他當時心境的一種寫照和表達吧。或許某一天的某一刻,阿炳先生漫步于花好月圓夜,曲折豐富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的大起大落使得他突然想拉奏一曲,而那曲子卻與歡喜毫無關系。
當我回到家鄉和父母在一起時,周圍的環境于我并沒有特別的含義,可當我離家千里在外地生活,連谷歌地圖上的家鄉那小小一塊的圖片都成了思鄉符號,每每想家時,總是忍不住會打開看上一眼,以解思鄉之情。
如果我會拉二胡,此時我會拉一曲思鄉曲。
我的家鄉就是第四張圖片的樣貌,有綿綿的遠山,明亮的日光,當然最重要的是那里有我的父母和親人,因為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鄉。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想家的時候二胡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想家的時候二胡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上一篇
拉好二胡的方法,如何拉好二胡
下一篇
安徽徽劇院二胡,安徽二胡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