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南京藝術學院二胡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南京藝術學院二胡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張銳(1920-2016),原南京軍區歌劇團團長,中國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1920年出生于云南昆明,自幼跟隨其父學習民族樂器,后師從陳振鐸主學二胡,是劉天華先生再傳弟子。代表作有歌劇音樂《紅霞》,二胡曲《大河漲水沙浪沙》、《蒼山十八澗山歌》、《沂蒙山》《山林中》等,2016年6月9日病逝于南京,享年96歲。 張銳:二胡演奏家,作曲家。1920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張銳之父為民間音樂家,能演奏箏、簫、琴等多種民族樂器。他自幼隨父學藝,在其父指教下,他12歲即能熟練演奏二胡、京胡。后在重慶國立音樂學院師從陳振鐸,主學二胡。 1937年始,張銳從事抗日救亡歌詠活動,曾在重慶音樂教導員訓練班學習作曲和指揮。1942年入重慶國立音樂院從陳振鐸專學二胡,肄業。張銳的二胡揉弦別具一格,用弓飽滿,發音剛健嘹亮。他擅長演奏劉天華作品,灌制了由他演奏的劉天華十首二胡作品唱片專輯。他對二胡的表演藝術深有研究,從美學角度提出二胡演奏藝術十二個美的愿望。 張銳的主要作品有:歌劇音樂《紅霞》,二胡曲《蒼山十八澗山歌》、《山林中》、《沂蒙山》,二胡曲集《雨花拾譜》,獨奏專輯《蝴蝶泉》。著有《張銳二胡練習曲》 一書。
敦煌杯古箏大賽
敦煌杯古箏大賽含金量很高,“敦煌杯”中國民族器樂(二胡/琵琶/古箏)系列比賽,是目前全國琵琶大賽中最具影響力的比賽之一,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專業委員會主辦,評委均由國內外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指揮家組成,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專業性。
比賽以展示專業高度,傳承發展中國琵琶演奏藝術,發現培養琵琶藝術人才為宗旨。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首都師范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廣西藝術學院等全國各大專業音樂藝術院校、專業文藝團體以及海內外琵琶3000余名選手參與了緊張激烈的比賽。
有些許名氣的潘超,譚青,孫瑤琦的師傅是朱昌耀,他是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
他是一級演奏員,二胡學會副會長,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音樂家協會主席。中國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大學客座教授。國務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被譽為:“如杯中醇酒,滿而不溢”,“弓弓訴人意,弦弦道世情”。
雷瀅,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曾在廣西文藝匯演中獲二等獎;全軍匯演中獲三等獎。
蔣瑾,在讀中國音樂學院。曾獲北京市器樂比賽少年金獎。
詹麗君,中央音樂學院畢業。曾獲ART國際器樂比賽中獲得表演獎,在2000年臺北舉行的國際二胡比賽獲優秀獎。
殷焱,中國音樂學院畢業。曾獲93年南京二胡邀請賽二等獎;96年富士通民族器樂比賽優秀演奏獎。
孫婷,中央音樂學院畢業。曾獲龍音國際器樂大賽銀獎。
石娟,中央音樂學院畢業。曾獲文化部首屆全國器樂獨奏比賽琵琶青年專業組銀獎。
張琨,中國音樂學院畢業。曾獲河北省器樂比賽少年銀獎。
仲寶,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曾獲河北省民族器樂比賽最佳演奏獎。
馬菁菁,中央音樂學院畢業。
楊松梅,中國音樂學院畢業。曾獲北京市民族器樂比賽二等獎、優秀伴奏獎。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南京藝術學院二胡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南京藝術學院二胡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