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如何加工二胡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如何加工二胡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胡的樣子你應該見過的吧,照貓畫虎。
二胡琴筒可以用圓的罐頭盒,大概的尺寸和真二胡的琴筒差不多就行,
再找一根二胡桿,可以找家里廢的金屬拖把桿代替,
二胡的弦軸,可以找木頭錘子把,鋸成長短差不多的尺寸,
琴弦就要到樂器店去買了,很便宜的,順便買個弦馬子,樂器店也有的,塊八毛的。
然后就是打孔了。琴筒上的2個孔要可以插入琴桿,琴桿上頭打2個孔,可以插入弦軸,弦軸要加工成錐形,弦軸上再打2個小孔,是穿琴弦的,一定要小,比琴弦略大一點就行。
然后就組裝了。這個不用介紹了吧,照貓畫虎的裝上。
注意琴桿中上部的“千金”可以用尼龍絲代替。
就是這么多了,不知道能否滿意。等著你的作業上交了……
好的松香塵小而且易上不易脫落,反之塵大而且不易上較容易脫落。
那么,自己也能制作優良的松香嗎?答案是:可以。
下面和大家談談制作的方法,第一步,到農貿市場購買生松香一塊(一般幾塊錢即可,顏色呈淺黃色透明狀),第二步,取鐵制容器并把松香放入,放在火上,用中火燒煮(任何東西不需添加)直到把松香燒煮成呈褐色的不透明狀為止(一般幾分鐘即可)。
取生活中常用的小紙盒,比如小的藥盒之類的都可以,把火關小,不能關掉,否則,松香會很快冷卻,用干的小湯匙(不能含有水)把已經煮好的松香一點一點的置入紙盒中,不能太快而且紙盒的下方一定要封閉(這個過程一定要小心,注意不要被燙著),如此用完所煮松香,可以做十幾塊松香,5年都不用買松香了,而且經過加工的熟松香具有塵小,易上不易脫落的優點。
以后使用的時候只需把上方的紙撕掉一圈就可以了。
二胡手拿弓弦(不是音弦)的弓柄是有彈性極好的竹條或滕條制成。弓柄能蹦緊弓弦。二胡的弓弦一般用馬尾制做。做弓弦的馬尾也需加工處理脫脂。使馬尾更具柔韌耐磨。二胡演奏時,需要用松香凃抹。使用松香主要是弓弦拉動琴弦時不打滑,使音弦的振動發音清晰響亮。
殷墟出土甲骨“樂(樂)”字:為上絲下木,從字形來看就是張絲于木。漢代桓譚《新論》有“削桐為琴,繩絲為弦”的記載。
木材和動物骨骼容易得到,易于加工,是人類早期制作樂器共鳴箱的首選。而琴弦可用的材料無外乎皮革(皮繩)、動物小腸、麻(麻繩)和蠶絲(絲弦)。古琴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彈撥樂器,從文字記載看商周時期或更早就可能已經使用蠶絲打繩作為琴弦使用。
很高興回答作為題主二謔兄的提問。記得上次提問過一次,由于考慮到我需要針對的“垂直度”,故沒有回答謔兄的提問,特在此做個解釋,望謔兄給個理解。言歸正傳,開始答題。都知道不論古代或現代的弦樂器都是通過外作用力的注入使繃緊的琴弦發出聲音的原理,然后通過指部的移動來改變其音質的標準。弦樂器具體包括了“彈”(如琵琶,箏),“拉”(胡琴,提琴),“擊打”(楊琴)
等發聲原理,只是其中的拉弦樂器是與其配套的弓弦與琴弦摩擦產生效果的原理,這里就不細說了。題主的疑問是,受技術限制,在沒有鋼質琴弦的情況下,中國古代的原始琴弦用的是什么材料?
中國古代的琴弦一般分為以蠶絲,風干的動物筋以及家雞或大型鳥類風干的筋,鑒于蠶絲的精細產生的高音效果與偶蹄目動物筋的厚重效果結合,最早胡琴類樂器中的利用高低音琴弦產生效果的原理便始于此,
比起胡琴類的弓拉弦樂器,彈撥樂,擊打樂的單一性琴弦處理就簡單多了,如:琵琶,古箏,楊琴等等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得到滿意。(圖片來自網絡)順致周末愉快
古典樂器帶弦的樂器琴弦是什么做的?主要是絲弦,我國盛產蠶絲,用天然材料,加工成粗細不同的弦,用在樂器上。現在工業發達了大量采用鋼絲弦。但絲弦仍其獨特作用,如二胡拉《二泉映月》用絲弦拉才能奏出阿炳拉的效果。蒼涼、悠遠、低沉、孤獨感。謝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如何加工二胡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如何加工二胡弦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下一篇
二胡指法和練習,二胡指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