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過他的創作和演奏革新,把二胡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使二胡成為專業化的獨奏樂器。 呂文成(1898—1981年)是一位有“二胡博士”美譽的音樂家。
2、所有這些,使二胡從樂曲到演奏上都增添了藝術表現的深刻性,從而使這件古代并不受人重視的民間樂器變成近代專業獨奏樂器,成為中國民樂的主角與代表,因而劉天華被視為近現代二胡演奏學派奠基人。
3、奚琴;奚琴是一種朝鮮族拉弦樂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形制類似現代的二胡,被視為二胡的前身。二胡 是唐代由西域胡人傳過來的弦樂器,來自北方的奚部落,因此又稱“胡琴”。
4、劉天華擅長中、西樂,并深入了解中國傳統音樂,因此他在國樂的創造改進上,能夠奠基于中國音樂之上有不凡的成績。
1、劉天華。劉天華對二胡藝術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二胡曲創作和對二胡的改進和發展上。創作方面,他創作了二胡十大名曲,是近代流傳最廣的二胡曲。這些樂曲充分體現了其富于個性的創新精神和繼承傳統學習西洋的同時又有新發展的創作特色。
2、解國樂一代宗師、現代二胡藝術奠基人 劉天華。劉天華(1895-1932),原名壽椿,澄江鎮西橫街人。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家、作曲家、二胡演奏家、音樂教育家,國樂一代宗師,現代二胡藝術奠基人。
3、劉天華選擇二胡作為改革國樂的突破口,借鑒了小提琴的大段落顫弓等技法和西洋器樂創作手法,融合了琵琶的輪指按音、古琴的泛音演奏等技巧,并確立和運用了多把位演奏法。
4、在傳統中國,二胡僅是民間戲曲及地方音樂的伴奏樂器,地位不高。
5、劉北茂。現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劉北茂)是中國近代民族音樂一代宗師、二胡鼻祖劉天華的弟弟。
1、創立我國近現代音樂史上的專業二胡學派 劉天華創作和演奏中,右手在傳統分弓、連弓基礎上,借鑒了小提琴的盾弓、顫弓演奏手法,豐富了二胡的表現能力。
2、劉天華。劉天華對二胡藝術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二胡曲創作和對二胡的改進和發展上。創作方面,他創作了二胡十大名曲,是近代流傳最廣的二胡曲。這些樂曲充分體現了其富于個性的創新精神和繼承傳統學習西洋的同時又有新發展的創作特色。
3、民國初年以來,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在二胡的專業創作和演奏上有著突出成就。盲人間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及他的琵琶曲,無論從創作的意境和演奏的技巧方面都達到極高水準。
劉天華選擇二胡作為改革國樂的突破口,借鑒了小提琴的大段落顫弓等技法和西洋器樂創作手法,融合了琵琶的輪指按音、古琴的泛音演奏等技巧,并確立和運用了多把位演奏法。
于此,想國樂改進社這樣的組織興起,目的就是為了拯救音樂。劉天華在文章中指出:“我國音樂在歷史上雖然有數千年可貴的事實,但因歷經在亂的破壞、貴族的蹂躪,加之以人才的匱乏,門戶的隔閡,早已弄的零零碎碎,不成個樣。
劉天華扛著“中西融合”、“洋為中用”的大旗,思考和探索著中國民族音樂的方向,既要守住民族音樂具有的優良傳統及其特色,同時承認并利用西方音樂的優勢,來改進和發展中國民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