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節奏練什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二胡節奏練什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胡把握好節奏步驟如下:
你把一拍分為兩下,在心里數1,2兩下為一拍,數一下為半個四分音符或一個八分音符或兩個十六分音符,這樣就不容易亂了。
教你個辦法,你可以先找一些簡單的曲子來拉,打上節拍器放慢拉,把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放到節奏上,就是音拉錯弓法拉錯也沒有關系,但是節奏一定要拉對,如果拉錯了就停下來將錯的地方正確的演奏3遍再繼續,時間長了你的節奏就穩了,然后再慢慢把注意力放到弓法和音上,將難點逐一擊破就好了,不要灰心,我們專業學習二胡的人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慢慢來就好了。
光明行是15弦的曲子,是劉天華先生做曲,是近現代民族音樂中一首獨特,極富民族韻味的具有進行曲風格的優秀作品,拍節是120拍/分鐘,由15弦(D調)和52弦(G調)互相間隔(按樂曲需要)組成,演奏時頓弓要有跳躍感,第三段中,要強調每組的第一個音,后面幾個音要略顯跳躍,結尾有長時間的頓弓,光明行的旋律就合節拍就是進行曲的節拍和旋律,每分鐘120拍。
指揮一般是出現在大型交響樂團、樂團或者是合唱團的現場。除了以上幾種形式,其他的表演,如樂器獨奏、齊奏等都不需要也不應該有指揮的。樂器齊奏好了是非常精彩的,不斷樂器演奏的好,觀眾還會關注每一個演奏員的神態、表情。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有指揮就感覺是多余的了。
二胡是中國北方蒙古族的的弓弦樂器,也叫弦子或胡琴。它是由琴筒,琴托,琴桿,千斤,琴碼,琴桿,內外弦軸,內外琴弦,弓桿弓毛組成的。二胡一般用坐姿演奏,左手持琴,虎口卡在千斤處,四指分別按弦,右手運弓演奏,用弓毛摩擦琴弦而發聲。
演奏二胡要注重音準和節奏。還有二胡的演奏技法。如左手指的指法換把等,右手弓法的頓弓,跳弓,拋弓,連頓弓等。
二胡用后要擦掉浮沬,放在琴盒里,而后放在通風干燥處。二胡的弓子的弓毛要保留一定的松香,但不能過多。二胡的琴弦一年左右要更換一次。二胡的琴皮如干燥要擦些植物油。
感謝大神邀請!
強弱節拍的練習,建議多練習“三連音”的練習曲,三連音練習曲原本的目的是為了均衡“拉弓、推弓的力度”的,似乎有點答不對題,其實不然,原因如下:
多數初學者,剛開始時,都掌握不好推拉弓的力度,“三連音”的練習曲,是“強弱弱,強弱弱”節奏型,一弓一個音的話,推弓拉弓都能落到重拍,因此,時間長了,對于力度的掌握就事半功倍了,重拍弱拍的困擾就迎刃而解了。
以上是我對重拍弱拍練習的小建議,希望能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關注,有好的建議,還請留言討論!
二胡入門的推、拉弓要平穩,弓子貼弦應當松緊有度,要一弓一弓地練習。節拍拉準要注意曲譜中每個音符的節拍,最好跟節拍器走,至于節拍的強弱在曲譜中有標記,要靠右手的手腕力量來控制。
~~~謝謝許科云老師邀請!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可,它的內涵卻貫穿著整個二胡演奏。如果沒有強弱,哪來的感情的表示,試想,演奏家拉的有感情的曲子,不都是用強弱對比,才出的效果嗎?沒有強弱,怎么能拉出奮進和沉郁?實質上,二胡的演奏,就是強與弱的對比,才讓二胡的聲音變的魅力無限,人見人愛!
~~~于此,強弱就成了學二胡,必須注意的關鍵所在。有人說強拍出于拉弓,弱拍出于推弓,這也不盡然。在實際演奏中,以推弓作強拍的曲子也很多。咱們最熟悉的《賽馬》,就有以推弓起,作強拍的譜子。今天是回答怎么拉準強弱節拍,話歸正題。
~~~我是自學的二胡,所以我的回答可能不合常理,或不專業。我認為:剛學二胡,這個強弱弓很難掌握的好,一切的技巧都可乎略,先練音準,入門就是學基礎知識,這個強弱弓,等到了四級以上再學。我學那時候,都學了五六年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揉弦,至于強弱拍,更是無從提起。如果剛學時,要求太緊,可能制約別的東西的進度。
~~~強弱節拍是高難技法,不到五六級以后,很難掌握,二胡的技法也都是二胡練到高層次(六級以上)才能領會和融入。太早了,拉不出強弱,有些別的技巧,也是這樣。真正能確切的演奏出強弱拍節的,沒有過專業這道門檻的,恐怕很難達到。扣題:強弱拍節是高難技法,可先乎略,隨著技藝和學的時間的推移,逐步在領會中融入,比較妥貼。――個人觀點,歡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歡迎胡友們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節奏練什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節奏練什么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