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學調子順序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二胡學調子順序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有十幾種音調。
它的曲調樣式多種多樣,有悲調、喜調、敘事調、吵架調、罵人調、說理調、勸說調、
山歌劇的演奏樂器是現代西洋樂器,西洋樂器的樂音風格與山歌的曲調配合得太完美了。云南山歌劇把西洋樂器與中國民歌民謠配合得和諧、傳情達意。以前中國的山歌劇的演奏樂器是二胡、笛子、嗩喇、琵琶、箏、揚琴、鼓、鈸、鑼等等中國的傳統樂器,如湖南的花鼓戲、江西的采茶調、桂林的彩調。
云南山歌劇是一地方劇種,在曲調上有明顯地域特色,它的曲調是山歌,這種山歌跟其他地方的民歌民謠,勞動號子有著明顯的區別,云南山歌非常豐富、明朗、優雅、動聽,簡直太“板扎”了。
它的曲調樣式多種多樣,有悲調、喜調、敘事調、吵架調、罵人調、說理調、勸說調、官司調、抒情調、分析調、回憶調、快調、慢調、襯字調、回轉調、應答調等等。唱法有獨唱、對唱、合唱、配音、墊尾、連唱、應答等等。
有:昆明小調,玉溪小調,彌渡小調,白族民歌小調等等。云南山歌種類繁多,各類小調都有民族情調和地方特點,語言文化,民族風情,唱腔高吭,如昆明的官渡小調繡荷包等等。
種類:
1.曲笛:
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線笛”,是一種用于南方昆曲等戲曲的伴奏的樂器,因盛產于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
2.梆笛:
梆笛用于北方梆子戲的伴奏,笛身細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
3.定調笛:
每支笛子固定一個調,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它適應不同調子樂曲的演奏,最適宜獨奏或參加樂隊演奏。
區別:
一、特點不同:
1.曲笛:
國樂中最上手,易學易拉,要算民樂二胡。因為他的簡易,一把二胡,一塊松香,一個琴碼,再兩根備用子母弦。好啦,你就可以縱橫奔馳,隨處拉響美樂奏章。
二胡上兩根弦,內為母弦,外為子弦。定調:如拉1-5調,內弦起音為1,外弦為5。從千斤(即連結琴桿和雙弦的定把線)下為第一把,即內1.2.3.4,外5.6.7.第二階中高音1。后延續為第二把音階,即內弦5.6.7.高音1(即1上加一點),外弦中高音2.3.4.5。第三把接第二把延續為上高音(即數字上兩點),但第三把位基本不用。
拉歌曲,要定好調,才不致于變調,或者無法拉下去。定調,要看歌曲中最高音符能適合的音調來拉。音調有1.5,2.6,3.7,5.2,6.3,等。例:良宵曲用1.5調;東方紅用5.2調…………。
指法很重要。拉出來的音質與效果有很大部分依賴手指按弦技巧來產生。有滑、彈撥、顫音等指法,如泣如訴,如躍如騰,例如馬蹄前進的表達就要運用彈撥。
初學人士,最煩惱就是功法未運好,嘰
嘎的發音產生噪音。這時,試著不要斷續停頓運弓,將弓盡量運順,長拉。但是不能強拖,以免嘶啞難聽。
二胡是國樂中佼佼者,男女老少都容易學。它能匹配任何樂器的伴奏,它是唯一能與西洋樂小提琴較勁媲美的國樂。當你在音樂會伴奏中,用高超樂技拉響二胡,整個音樂會更加唯美和諧;當你獨自相處時,你一首精湛音樂被二胡的琴韻,將環境點綴得如癡如醉,引起路客駐足和嗚。
指法就是運用手指的方法。
二胡是通過用左手按弦來改變琴弦振動的有效長度。
從物理學我們可以知道,弦的長度越大(越長),振動的頻率就越低(音就越低),反之,弦的長度越小(越短),振動的頻率就越高(音就越高)。
所以左手按弦實際是通過改變弦的振動部分的有效長度來改變音高,從而形成聽覺上的變化,激發出心靈的共鳴,形成音樂。
把位(換把)是為了擴展音域范圍,如果左手總在一個位置固定不變,音的高低變化就只能局限在一個小范圍里。所以要在必要的時候改變手的位置(換把),是音高變化的范圍得到擴展,同時還可以通過換把來制造出一些新的效果,如滑音。
經驗——如何區分“上滑音”和“下滑音”:如果聽起來像漢語普通話的第二聲(上升調)就是上滑音,如果聽起來像漢語普通話的第四聲(下降調)就是下滑音。
巨型泰迪在聽老爺爺拉二胡: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學調子順序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學調子順序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