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1500元二胡排行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1500元二胡排行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胡的價位大約這樣分:極品二胡在6~8萬,精品3~5萬,上品1~3萬,中上品6000~9000,中品3000~5000,普通演奏品1500~3000,練習用二胡也要在500以上。二胡的優劣和木質材料,莽皮等有關系的,平常一個琴弓就要70~100,(還是普通形的)。
所以你說的70塊錢的二胡,不能用的,肯定能拉出聲音,但音準是不行的,音樂是要有準確的音質。不要買70塊錢上二胡,
學二胡初期首先要苦練基本功,其次要培養對二胡的興趣。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二胡初學者沒有必要買特別好、特別貴的二胡,只要外觀精致,音質好,價格合理就可以滿足要求了,必要時可以請專業的老師陪同參考。下面就簡單說一下二胡初學者選購二胡時要把握的幾個原則。
1.材料
初學者使用的二胡一般建議選紅木、黑檀或二號紫檀等的就可以,這些算是二胡當中的中等檔次。建議不要選特低檔產品,因為初學者的特殊性,即要培養興趣,又要苦練內功,而低檔產品的外觀、音色等綜合表現都差強人意,容易使初學者失去信心,從而放棄。
2.做工
二胡外表應光滑干凈,造型自然順眼,琴桿直,琴桶看不到膠縫,托底不松動,琴軸顏色一致,伸出的長短一致(也有人認為,上面的軸應伸的長一點),軸和琴桿裝配的緊密,桿和桶裝配的無縫隙,琴皮緊,鱗花大小均勻,顏色光鮮,無裂紋,窗花與琴桶裝配緊密無縫隙?;旧线@些就差不多了,總之,做工看起來精致一點,不要太粗糙。
3音質
音質是選擇二胡的一個重要標準,有一把音質好的二胡,舒服順耳的音色能激發初學者的學習興趣,最后更是愛不釋手。另外,二胡的音量和音準也要考慮。音量要大,輕輕拉弓就能聽到大音量;音高要高,左手按在弦的中下部(第四,五把位),拉弓時聲音依然清晰;音準一定要準,按住一點反復推拉,聲音一致。毫不夸張的說,一把好音色的琴就是一個好的二胡老師。誰愿意整天聽那干巴巴的聲音呢?
4價格
不敢回想,全是辛酸淚!我兄弟三人,大哥當兵走了,我排老二,我大三弟兩歲,同班上學,書錢學費同時交,曾記得小學三年級換新書,交書錢學費我兄弟倆需要七塊錢,吃飯時給父親開口要,父親傻了眼!別說七塊,家中七毛也沒有!父親說,老三不要上了,讓你二哥上吧!這樣出去借鄰居三塊五就行!母親說,要借就借七塊,都要上學!這是當年印象深刻一幕!第二幕在軍營,第一個月六元,第二月開始七元,牙膏肥皂都要買,曾記得節藥攢了半年,去郵局給父母寄郵三十元,父親拿著支票去郵局領錢,當天是集市,想買萊時,才知錢飛了,空手回了家!這一幕許多年話兌現,全家人淚漣漣!
我經歷過貧窮。用三個故事告訴你。
兩歲的時候,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災荒年,每一餐吃不飽,大人們也是在人民公社的集體食堂吃個半飽。一天,自己小碗里的吃光了,遠遠不夠,看看外婆還沒有吃完,搶過外婆的碗,自己不好意思地說“尕婆(外婆)吃飽了,是吧!”
當知青的時候,跟一家貧窮的農民吃住一起,農忙的時候,正是青黃不接,天天吃土豆,而且皮都不刮,我們叫它“毛洋芋”,那些日子,每天收工回來,要吃以籃子大約七八斤毛洋芋,外加一缽只有鹽沒有油是咸菜湯
后來,去廣州打工,有一次去湛江找活干,由于缺錢,一天一夜沒吃東西,找個破招待所住下,第二天一大早,被一種海腥味驚醒,推開窗戶一看,樓下是一個菜市場,于是張開雙臂深深地呼吸,似乎那海腥味可以填飽肚子似的……這事,一輩子不敢忘記。
而我貧窮遠不及我的學生們的貧窮。上世紀七十年代,生活在武陵山區的我的學生們,要不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山村,他們不僅完不成學業,起碼的生存都成問題。為此,我為北斗星愛心會寫過數十篇憶苦思甜的文字,幾乎每一篇,都是含著熱淚出來的(見致齡美文)。
想到曾經的貧窮,我不得不銘記鄧小平當初力挽狂瀾拯救民族于危難的大無畏和大氣魄,銘記那一代共產黨的改革人為中國拓出的幸福路,今天的幸福和富裕,來之不易呀!
日前聽我的學生說,現在的學校,吃飯不要錢,學生食堂里的潲水里都有學生們倒掉的肉坨坨,我很心痛。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1500元二胡排行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1500元二胡排行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上一篇
忻州二胡葬花吟,二胡曲葬花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