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guān)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guān)于二胡鑒賞與實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guān)介紹二胡鑒賞與實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在過去長久以來,很多民間玩二胡的多為垂暮的老人、社會低層人士、甚至衣衫襤褸的乞討者,給人們造成了二胡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土樂器的不良印象。要改變這種觀念任重道遠。
為什么很多人提到二胡,卻說土,羞于欣賞呢?
這與傳統(tǒng)的文化和欣賞習(xí)慣有關(guān)。
二胡是古老的民族樂器,早在唐代就有了。二胡最早并非是漢族人的發(fā)明,而是胡人,最早,它叫胡琴,又叫奚琴或嵇琴,二胡是后改的名字。現(xiàn)在,一些老年人還有管它叫胡琴的。
二胡在古代并不很受待見,與同樣古老的古琴、瑟、箏、琵琶、洞簫等樂器相比,它的受歡迎度,顯然是靠后的。
從古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白居易有《琵琶行》,李商隱有《錦瑟》,特別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對琵琶女精湛的技藝描寫,著實令人對琵這件樂器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古詩詞中也有關(guān)于胡琴的描寫,例如唐代詩人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便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與羌笛”;白居易也有“氈帳胡琴出塞曲,蘭塘越棹弄潮聲”的詩句。
但是,這里的胡琴,并不是現(xiàn)在意義上的二胡,并不是拉弦樂器而是類似于三弦的一種彈撥樂器,是胡人發(fā)明的一種樂器的泛指。
為什么說是彈撥樂器呢?有蘇軾的《哨遍(春詞)》為證:“便乘興攜得佳麗,深入芳菲里。撥胡琴語,輕攏慢捻總口利,曲項胡琴魚尾撥,離人,入寒弦聲水上闌”。這里,雖有胡琴二字,但從他“輕攏慢捻”的演奏技巧和“魚尾撥”的彈奏器具上看,這里的胡琴分明是彈撥樂器,而非是現(xiàn)在的拉弦樂器二胡。
從流傳下來的著名古曲中,以古琴、箏、琵琶曲居多,鮮有二胡名曲。如《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等是古琴曲;《陽春白雪》、《十面埋伏》是琵琶曲。只有《漢宮秋月》這首二胡曲,還是清末根據(jù)原名古箏曲改編移植而成,稱不上是二胡古曲。
與古琴、琵琶、箏等古老的民族樂器相比,二胡雖然也很古老,但上不了臺面,不為上流社會所接受,只在民間流行。又由于古時二胡制作簡單,一般演奏技巧不多,容易掌握,多數(shù)人稍稍用點功夫便能拉奏,因此,在民間有很高的普及率。甚至一些乞丐還用它作為乞討工具,這是二胡不受待見見的一個重要因素。
近代,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的引入,對傳統(tǒng)的民族樂器也產(chǎn)生很大的沖擊,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近代的二胡,無論是理論還是實用技巧以及制作工藝上,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人們對它的認知有了根本的改變,在國際樂壇上也有了一席之地,越來越多的國人和國際友人喜愛上了二胡這一古老的民族樂器,它的前景是美好的。
學(xué)習(xí)樂理對二胡有幫助。樂理就是音樂的基礎(chǔ)理論,簡稱音基。學(xué)習(xí)二胡,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一首樂曲,去演奏一首樂曲。
我們平時看的樂譜,處處體現(xiàn)著樂理知識的存在,這首樂曲是幾幾拍的、是用什么調(diào)演奏的、速度標記是多少、情緒是什么樣的、是用連弓還是分弓、拉弓還是推弓、反復(fù)記號是怎么看的,音與音之間的關(guān)系怎么判斷等等,都需要學(xué)習(xí)。
小孩子學(xué)琴就不多說了,你要想考更高級別的樂曲,音基是必考科目,必須要掌握的。那么成年人呢?也不考級,就是業(yè)余愛好,還必須學(xué)樂理知識嗎?
我的建議是能學(xué)多少就多學(xué)一些,藝不壓身,有理論知識做保障,會對實踐演奏起到輔助作用。但是不想學(xué),拉二胡就是純消遣,沒什么太高的要求,也不強求您必須學(xué),自己開心就好。
那么學(xué)習(xí)樂理知識的好處有哪些呢?咱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1.化難為易
2.提高興趣
3.提高效率
4.提高音樂素養(yǎng)
5.提高欣賞水平
學(xué)習(xí)樂理對二胡有幫助嗎?
1??我的學(xué)生曾經(jīng)問我,音樂中為何有五度相生律,純律以及十二平均律之說?
我說:現(xiàn)代有了物理測算音的振動頻率,解釋就簡單了,不管多長的一根弦上,能找出好幾段的頻率是成倍增長的,比如220Hz~440Hz~880Hz~1760Hz?人們就把每高倍頻率進行分低音組,中音組,高音組?
??中音6到高音6十二個半音的振動頻率、
古人先把每組分成五個音,有了宮商角徵羽,就是12356、這五個為骨干音,就象籬笆墻有五根主干為骨干音,中間距離不一樣大,后發(fā)展到了七聲音階1234567就縮小了距離,由此還不公平,距離還不相等,明朝的朱載堉就計算出了十二平均律,這樣用每等分作半個音就對前面的五聲和七聲劃成了十二等分,每個寫分為半音,兩個合為一個全音。
由此知道了八度音1到 i 中、34,7i是小二度,其它都是大二度,如12、23、45、56、67、
在二胡弦上,音位是固定的,我們的一把四指按音時就要注音指距,大二度的指距中還有一個小二度,就要張開距離,如果你不懂就隨便按指,這就是好多人拉二胡音不準的原因。
還有大三度如:123,456,567這大三度里有四個小二度。
還有小三度:234,345,67 i 里面有三個小二度、你按大三度音階時手指距要張開一樣大,如果收縮了就是小三度效果了,音就不準。
這七聲自然音階中有個增四度4567,距離一樣大,特別在上把拉A調(diào)4i弦時,你手指張不到位就不準。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鑒賞與實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guān)于二胡鑒賞與實踐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