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產生了很多部經典的戰爭題材影片,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歌曲,充滿愛國主義情懷,弘揚革命英雄主義,感染、教育了幾代人,并傳唱至今,如《我的祖國》《英雄贊歌》《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誰不說俺家鄉好》《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中國軍網微信將陸續發布“經典戰爭電影歌曲解讀”系列文章,帶你一起回顧那些年傳唱大江南北的經典曲目。
視頻加載中...
長春電影制片廠1957年攝制的故事片《蘆笙戀歌》,導演于彥夫,編劇彭荊風、陳希平,汪杰、宋雪娟、李景波、李亞林等主演。
《蘆笙戀歌》是根據云南軍旅作家彭荊風的小說《當蘆笙響起的時候》改編的,記述了瀾滄地區拉祜族人民反抗國民黨殘部的斗爭,其中交織著拉祜族青年那扎和美麗姑娘娜娃的愛情故事。
影片中有一首非常動人的歌曲,歌名《婚誓》,也有人就叫它影片的名字《蘆笙戀歌》,作詞于彥夫、雷振邦。
《婚誓》歌詞
阿哥阿妹的情意長
好像那流水日夜響
流水也會有時盡
阿哥永遠在我身旁
阿哥阿妹的情意深
好像那芭蕉一條根
阿哥好比芭蕉葉
阿妹就是芭蕉心
燕子雙雙飛上天
我和阿哥打秋千
秋千蕩到晴空里
好像燕子云里穿
弩弓沒弦難射箭
阿妹好比弩上的弦
世上最甜的要數蜜
阿哥心比蜜還甜
鮮花開放蜜蜂來
鮮花蜜蜂分不開
蜜蜂生來就戀鮮花
鮮花為著蜜蜂開
《婚誓》是一首對唱情歌,用芭蕉的不同部位,以及蜜蜂與蜂蜜的關系,樸實無華地展現出一對相愛中戀人那種甜蜜、真摯的感情。由于比喻都是取自于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東西,也更能提高作品的傳唱度。
電影《蘆笙戀歌》劇照
《婚誓》的作曲者著名音樂家雷振邦,同樣來自我國東北部的少數民族——滿族。雷振邦是新中國最有成就的電影音樂作曲家之一,從1955年到1980年,他為40多部影片譜寫的電影歌曲多達一百余首。在我國銀幕上誕生了大量形象鮮明、優美抒情,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的音樂作品。這些作品風格獨特,膾炙人口,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雷振邦曾經為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劉三姐》《五朵金花》等譜曲,每部電影里的插曲都是經典的傳世之作。
“雷振邦電影歌曲專輯”影碟第一首就是《婚誓》
《蘆笙戀歌》作為一部以拉祜族少數民族為背景的電影,它的插曲《婚誓》在旋律上取源于拉祜族民歌。這首插曲,由極具云南特色的葫蘆絲演繹伴奏,旋律輕靈優美,婉轉纏綿,加上電影中貫穿男女主角的愛情,一經播出,立即傳唱大江南北,廣受大家喜愛,直至今天很多年輕人沒有看過《蘆笙戀歌》,但是一定聽過插曲《婚誓》,甚至因此愛上葫蘆絲這種樂器。
電影中《婚誓》一歌的原唱者在片中沒有標注,于是就有各種猜測,網上有人說電影原唱是張振富、耿蓮鳳。其實,這首歌曲的原唱是著名歌唱家吳穎、溫明蘭,都是長影樂團的。后來耿蓮鳳和張振富這對二重唱黃金搭檔也確實唱過這首歌,而且在1982年灌制了唱片,成為了經典版本,但畢竟不是電影原唱。
吳穎,19歲入東北電影制片廠(長影前身),從1956年到1966年10年間,他共為《冰山上的來客》《蘆笙戀歌》《劉三姐》《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等20多部影片配唱了電影歌曲,他是五六十年代為國產影片配唱最多的歌唱藝術家。
溫明蘭,1933年生于山東省黃縣,曾在中央音樂學院進修過二年,1948年她15歲時進入東影擔任二胡樂隊隊員,1950年在東影音樂科擔任合唱隊隊長兼獨唱演員。1988年任長影樂團獨唱隊員兼聲樂副教授。她曾為影片《白衣戰士》《神秘的侶伴》《蘆笙戀歌》《鴻雁》《葡萄熟了的時候》《內蒙人民勝利》《豐收》《我們村里的年青人》《明天回答你》等100多部影片擔任獨唱和領唱。從事電影音樂工作的四十余年來,她運用美聲唱法的技巧,結合中國民族風格,形成自己的含蓄、細膩、委婉、親切、樸實、深沉的演唱風格。
女高音歌唱家溫明蘭
《婚誓》是新中國一首優秀的愛情歌曲。那優美動聽的旋律,深情含蓄的歌詞,聽來令人如醉如癡。半個多世紀了,歌曲《婚誓》久唱不衰,鼓勵著青年們向往幸福生活、追求純真愛情……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
下一篇
二胡拜新年教學,二胡曲譜拜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