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胡演奏中,拉得好聽不好聽,各種技巧的運用,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說,二胡的韻味,都是通過技巧的運用才體現出來的。
二胡的各種技巧,主要體現在指法和弓法上。
體現在指法上的技巧有揉弦、打音、滑音等等。
體現在弓法上的技巧有慢長弓、短弓、快弓、頓弓、波弓等等。
在這么多的指法和弓法中,相對而言,還是有輕重之分的。如指法中的揉弦,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技巧,僅揉弦形式就有滾揉、壓揉、滑揉等多種。再細分一下,還有快揉、慢揉、遲揉等許多細分形式。表達不同的樂曲情感,需要有不同的揉弦形式。揉弦的多樣性,讓我們不得不重視揉弦,作為重要技巧,或者說是關鍵技巧,學揉弦下的功夫最大,這是可以理解的。
在弓法中,慢長弓和快弓,可以說是重中之重,這兩個技巧功夫不到家,想拉好二胡便無從談起。
但是,二胡演奏又是綜合技巧的體現,因此,它的技巧又是不該分輕重的,任何一種技巧,只是分擔的功能不同罷了。在更多的情況下,一些小的、往往沒能引起人們重視的小技巧,卻是一個人二胡演奏水平的體現。在二胡樂曲的細微處理上,這些小技巧往往擔負的職能要大于重要技巧。因此,勿以少而輕之,應是每個二胡愛好者都應該牢牢樹立的觀念。
例如弓法中的波弓,相對于慢長弓及快弓而言,應該屬于小技巧。但是,波弓雖然是個小技巧,在弓法中的作用卻是不容小覷的。在改善音頻的質量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波弓,也有人稱其為浪弓。其演奏方法是運弓時通過右手速度和力度上的變化,使二胡的發音呈現出類似波浪般的線性改變,進而增強二胡的聲音美的一種特殊弓法。波弓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配合揉弦使用。
波弓多用在二胡的長音演奏中。所謂長音,就是時值較長的音符和節拍較長的樂句。特別是用空弦演奏的時值和節拍較長的樂句,需要按指發音的長時值和節拍中也經常會用到。
由于波弓演奏法在曲譜中沒有符號注明,全憑演奏者在演奏時根據需要的把握運用,因此,這一技巧常被多數人所忽視。一些自學二胡的朋友甚至還不知道有此法,更談不上具體應用了。
我們用實例來看波弓在樂曲中的運用:
上圖是由阿炳作曲的《二泉映月》的曲譜,圖中,我作出紅色標識的音符,演奏中用的都是波弓。
第二小節中的2這個音符是二拍音符,算是個較長的音符。第三小節中的3為一拍半,第五小節中的3也是一拍半,而第六小節中的1仍是二拍,且是內弦空弦音。
前三個音符用的都是按指揉弦配合波弓演奏的方法。比較一下,這種配合方法,比單純揉弦發出的聲音更具蒼涼感,情緒的起伏更大些。而第六小節的1,由于要用內弦空弦來演奏,而且要占二拍,算是個小長音了。
這么長的拍子,如果用常弓演奏,聲音的線性表示就是一條直線,缺少變化,聲音顯得平而直,體現不出情緒上的變化來。而空弦音又不能用揉弦的方式讓聲音發生線性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波弓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用波弓的辦法演奏這個空弦1,既解決了此音不能揉弦的缺憾,又滿足了聲音的線性改變的需要,藝術效果顯然是增強了。
我們再來看波弓在《陜北抒懷》這個曲子中的運用:
此曲五小節的6,還有7小節中的2,都有四拍的時質,單用揉弦的辦法是不會使四拍內的聲音產生變化的。且這個門曲子是C調的,要用26弦演奏。7小節中2這個音符,要用內弦空弦演奏,這么長的時值,如果用平弓演奏,必然給人以呆板的感覺,波弓的運用,恰到好處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此外,波弓在此曲中的大量運用,還有一個突出樂曲地域風格的作用。我們通過運用波弓和不運用波弓的對比,會發現運用波弓后,陜北那種粗獷、高亢的地域音樂特點表現得更加突出了。這說明,波弓的運用,在表現樂曲的地域特色上也是有著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波弓,作為一種特殊弓法,雖然在二胡弓法中不占重要位置,卻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技巧。它的要領在于手腕瞬間爆發力的產生,再就是力度與速度變化的撐控。從技術層面上講,并不是一種很難掌握的技巧,但對于學二胡人來說,不該忽視這一技巧,掌握并學會運用它,還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