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大鼓團隊協作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二胡大鼓團隊協作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相聲社可以看相聲。西安市知名的相聲社有青曲社、相聲新勢力和珍有社,一共有3家以上。相聲是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著名相聲演員有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等。
秦腔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伴奏時常使用的樂器包括琵琶、二胡、笛子、揚琴、板胡、梆子、鑼鼓等。
琵琶和二胡是主要的弦樂器,能夠演奏出悠揚的旋律;笛子則負責演奏清亮的吹奏聲音;揚琴和板胡則用于補充和弦樂的音色;梆子是用來打拍子和起節奏的;鑼鼓則用于增強戲曲的氣氛和節奏感。這些樂器共同合奏,為秦腔增添了獨特的音樂韻味。
秦腔伴奏時常用的樂器包括二胡、琵琶、三弦、笛子、嗩吶、板鼓、大鼓等。其中,二胡是主要的樂器,能夠表現出秦腔特有的悲壯、豪邁和婉轉的情感。
琵琶則主要用于表現秦腔的柔美和婉轉。三弦則常用于強調節奏和音樂的起伏變化。
笛子和嗩吶則能夠表現出秦腔的悠遠和深沉。而板鼓和大鼓則是秦腔伴奏中的重要節奏樂器,能夠為秦腔節奏的緊湊和動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架子鼓,又叫爵士鼓,起源于美國。
是一個多種打擊樂器的集合體。
一般由大鼓、軍鼓、兩個或四個中桶鼓、一個落地鼓、腳踩镲,和兩片吊镲組成。
常用于爵士樂或交響樂作品的演奏中。
在交響樂作品的演奏中,管弦樂器既演奏樂譜中的旋律(音高與節奏),又以豐富多彩的和聲為主旋律伴奏,使得演奏的音響效果豐滿而多彩,大大提高了音樂作品的表現力。
而對于架子鼓這種打擊樂器來說,由于其本身具有固定的音高。
因此,演奏中只能擊打出固定的音高,也即只能烘托氣氛,加強音樂作品中的“節奏”部分。
而對于演奏作為音樂靈魂的“旋律”(音高與節奏)部分,以及豐富音樂色彩的和弦伴奏,具有固定音高的架子鼓,是根本無法完成這一任務的!
由此可見,離開了管弦等其它樂器的支持,單純架子鼓的獨奏,只能表現在具有固定音高的強弱與快慢不同的節奏音響方面。
讓一種本來就只具有固定音高的樂器,去演奏帶有不同音高所構成的旋律,更不要說同時演奏由幾個不同音高的和弦音構成的和弦,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此,如果離開了其它樂器的支持,單獨由架子鼓進行獨奏,只能表現在具有固定音高的強弱與快慢不同的節奏音響方面。
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架子鼓的表演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奏。
目前的所謂架子鼓獨奏,只是跟著歌曲或樂曲去敲打,高級一點的也只是把音樂中鼓點聲音去掉了,這是目前的培訓班教學上的需要,要盡快出成績,迎合家長和學員的心理。
這種形式比較簡單,鼓譜是寫好的,速度也是固定的,節奏和演奏順序不錯就可以了,演奏時就是出了一些差錯也可以在人聲和其他樂器的掩蓋下不至于太難看,對架子鼓本身的音色要求也不高,學員基本上可以通過幾個月的學習,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節奏,聽熟了樂曲后慢慢上路。正因為這種方式簡單,才被藝術培訓機構大范圍地推廣,成為他們的賺錢手段。
真正意義上的架子鼓獨奏(鼓SOLO),難度要比這個大得多,要求很高。
鼓SOLO有的是鼓和一兩件樂器的組合,一般是吉他,貝斯或鋼琴,旋轉往往被弱化或者是根本沒有旋律,只是一些和弦或根音在行進,往往以8小節或16小節為一個樂句,在開頭,結尾或中間也會給鼓手自由發揮的余地,甚至只是鼓手一人的表演,沒有其他樂器,比如鼓手一個人演奏一分鐘或幾分鐘等。
這種演奏對樂手和樂器的要求都比較高,除了鼓手本身的素質以外,樂器音色要好,調鼓要到位,每個鼓手都會有他自己獨特的套鼓,幾個筒鼓幾個镲片,各個打擊件的擺放位置和角度也都必須按照樂手自己練習時的習慣擺放,而不是我們看到的一套鼓這個人打完下一個人又上去打,一套鼓演出前調鼓調一兩個小時并不少見。
我們也可以在網絡上找到一些這種鼓SOLO的視頻,大多數是在一些樂器大師的巡演上,特別是一些大品牌架子鼓聘請的代言鼓手大師,他們的見面會一開場通常就是幾分鐘的鼓SOLO。再就是大型的樂器展會上,有的品牌為了吸引眼球也會安排這樣的表演。
還有一個出處是在爵士樂隊中,早期的爵士樂隊表演都有樂器SOLO的習慣,幾乎所有的樂器都會有SOLO,我就看到過口琴SOLO的,但是這種SOLO的時間都不會很長,都在一分鐘以內。
總之現在我們在網絡上看到的架子鼓獨奏都不是真正的獨奏,只是一個噱頭,早年在歌廳做鼓手時,能打SOLO往往是鼓手實力的體現,兩三分鐘的SOLO,節奏穩中有變,鼓點有急有緩,力度大小分明,過渡層次分明,還是不容易的。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文作者刪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大鼓團隊協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大鼓團隊協作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