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繡荷包二胡簡譜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繡荷包二胡簡譜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初一到十五,十五月兒高,春風兒吹動楊柳兒梢。
郎在邊關外,捎書帶信來,捎書帶信要一個荷包戴。
一繡漢鐘離,頭戴雙冠起,赤眉長須大肚子。
二繡呂純陽,寶劍放毫光,腰襟絲帶身穿黃。
三繡張果老,騎驢過鐵橋,魚鼓尖板懷里抱。
1、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兒高 那春風擺動楊呀楊柳梢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兒高 那春風擺動楊呀楊柳梢 三月桃花開,情人捎書來 捎書書,帶信信,要一個荷包袋 捎書書,帶信信,要一個荷包袋 一繡一只船,船上撐著帆 里面的意思,郎你要自己猜 二繡鴛鴦鳥,棲息在河邊 你依依我靠靠,永遠不分開 你依依我靠靠,永遠不分開 你依依我靠靠,永遠不分開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兒高 那春風擺動楊呀楊柳梢
初一到十五, 是民歌 繡荷包里邊的第一句歌詞 。名字是繡荷包的民歌,山西 陜西 四川 山東 河南 甘肅等地都有。
有的曲調相同 ,有的曲調大同小異 ,有的曲調完全不同 。我是古稀村翁 ,我已經把全國各地十多個 不同的繡荷包 視頻發布在今日頭條上 。
請你搜索古稀村翁 的視頻就可以看到 。在視頻中 你在學習唱簡譜的同時 也可以欣賞到歌手的 優美的演唱 。
哀樂是民間音樂,由羅浪重新創作改編的。
《哀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首任團長羅浪根據北方一首民間吹打樂曲調改編而成的。1945年,羅浪等三人皆為晉察冀軍區政治部所屬的抗敵劇社音樂隊骨干成員,羅浪本人擔任指揮兼作曲。這一時期,音樂隊來了個綽號“喇叭轉”的民間嗩吶藝人,此人為保定人氏。
在“喇叭轉”演奏的曲目中,有一支婉轉凄切的曲子,據他本人說是專用于紅白喜事。羅浪等人頗感興趣,便記下了此曲樂譜。
1949年9月,新中國即將誕生,為了慶祝開國盛典,時任華北軍區軍樂隊隊長的羅浪受命組建聯合軍樂團。大典用曲的選定非同尋常,時任閱兵指揮部主任的楊成武指示羅浪將擬選曲目報告上送。
幾天后,羅浪興奮地得知,他所呈送的典禮曲目幾乎被全部圈定。其中有一支特別的樂曲,便是1945年催生于張家口,后又幾經藝術加工而成的《哀樂》。
哀樂由“魯藝”的馬可、安波、張魯、劉熾、關鶴童五人組成的民間音樂研究小組創造發明的
對人們熟悉的《繡荷包》《珍珠倒卷簾》之類的民間曲牌稍加改編創作。為適應迎靈的哀傷氣氛和緩慢前進的步伐,樂曲的演秦速度比原來的民歌慢了許多,這支曲子后來又多次被用于葬禮之中,漸漸流傳定型,成為我國現在通行的哀樂。
青海社火《繡荷包》歌詞
1,嘩啦啦鑰匙響,打開了牛皮箱。取呀一張聯紅,鉸一個荷包樣。
2,一鉸上石榴花。二鉸上牡丹花,三鉸上老鼠兒拉呀拉西瓜。
3,四鉸上芍藥花,五鉸上鳳仙花,六鉸上竹葉鬧呀鬧梅花。
4,七鉸上七蓮花,八鉸上八翠花,九鉸上高崖上山丹丹花。
5,十鉸上十樣景,姑娘記在心,隨后兒鉸上個冬夏長春。
6,嘩啦啦鑰匙響,打開牛皮葙,取呀二兩白銀拿在大街上。
7,上街跑下街,沒有個絲線買,專等個南陽的張貨郎哥來。
8,過了十景橋,丫鬟把手招,我家的姑娘買線繡荷包。
9,一繡楊大郎,大郎是好將,把呀大郎繡(者個)替了宋王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繡荷包二胡簡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繡荷包二胡簡譜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