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弦:里弦降E調的‘3’,外弦降E調的‘7’。指法:用3 7弦演奏。
2、伴奏在歌譜未注明情形下,可據人聲音域與歌曲唱段音寬定調,最低音?最高音?來定。
3、二胡定調里弦是D外弦是A。里弦空弦是D第二個大度的音是E,降E是處于中間就是降E,降E用一指1234,4用里弦四指,外弦空弦是升4一般不能用,里弦的1和外弦的5是對其的依次類推。
4、拉豫劇不是定標準弦,而是定C.G。即內弦定C,外弦定G。拉3弦為降E調。拉2弦為F調。拉6弦 為降B調。
5、二胡在為河南豫劇伴奏時的定弦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弦定C,外弦定G。這種定弦方法在演奏降E調的豫劇時,就是3弦,演奏F調的豫劇時就是2弦,演奏降B調的豫劇時就是6弦。另外一種定弦方法是內弦定降B,外弦定F。
6、二胡是一種中國傳統拉弦樂器,有兩根弦,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二胡包括琴身(包括琴桿、琴筒、琴托、皮膜、音窗)、琴弦系統(包括琴弦、弦軸、千斤、琴碼、音墊)和弓(包括弓魚、弓桿、弓毛)。
B、F、C調 E調 注釋:把位圖最上面的長粗橫線,與底下的短粗線是不同的,它代表空弦,手指不按弦拉弓發出的音。細短線是半音的手指位。大黑長方塊代表內弦的第二把位。
以下是二胡的把位圖: 第一把位:空弦:外空弦為D,內空弦為A。手指按弦:一指按在D音的上方,二指按在A音的上方,三指按在M音的上方,四指按在ǎ音的上方。拉弓:從左到右拉,弓毛朝向外側。
圖中是D調把位圖,定弦D A。唱名為 1DO 5SOL.。
二胡音位和把位圖:B調、F調、C調 D調、A調、G調 注:把位圖最上面的長粗橫線,與底下的短粗線是不同的,它代表空弦,手指不按弦拉弓發出的音。細短線是半音的手指位。
1、二胡E調是b4弦,食指按在D調(5弦)2的位置,作為E調的5,依次中指為6,無名指為7,小指為1(高音)。
2、二胡降e調指法如下:首先空弦內弦為低音7,外弦為升4,第一把位食指切把比d調第一把位往上移半度,內弦空弦7,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分別按1,2,3,4。
3、D、A、G調 B、F、C調 E調 注釋:把位圖最上面的長粗橫線,與底下的短粗線是不同的,它代表空弦,手指不按弦拉弓發出的音。細短線是半音的手指位。大黑長方塊代表內弦的第二把位。
4、二胡E調在彈的時候食指按在D調D調(5弦)2的位置,然后E調的5,中指依次為6,無名指是7,小拇指是1。
5、在E調的二胡中,通常使用的弦是E弦、A弦、E1弦和A1弦。
二胡在為河南豫劇伴奏時的定弦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弦定C,外弦定G。這種定弦方法在演奏降E調的豫劇時,就是3弦,演奏F調的豫劇時就是2弦,演奏降B調的豫劇時就是6弦。另外一種定弦方法是內弦定降B,外弦定F。
二是標準弦,平常演奏二胡獨奏曲、歌曲用的弦,演奏時定弦為C調的6-3弦,演奏降E調,拉6--3弦,演奏降B調拉2-6弦,演奏F調拉5-2弦。特殊的唱段,按演唱要求定弦。
F調內弦為2,外弦為5。豫劇 唱腔 常用音域在 十五度 (E調低音5--高音5)音程之間。伴奏的音域基本固定在 十度 (E調的3-高音5)音程之間。
定音,指確定二胡內外弦空弦的音高。定調,指確定用何種調高來演奏樂曲。在定音的基礎上,要實現某種調高,還和定弦以及定調有著密切關系。在標準定音(DA)時,要演奏C調,那就要采用26弦,D調就要用15弦,等等。
如豫劇中,板胡降E調拉36弦,二胡就得拉低5到中2弦,要是板胡拉降B調,二胡就得拉1到5弦了。如果是拉豫劇,F調,板胡就得拉2到5弦。豫劇的發源 豫劇發源于中原,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居全國各地方戲曲之首。
或者由主二胡手高八度處理;另一種方法是改變定音,如《枉凝眉》,調高是F,但需要用5 2弦演奏,這時改變定音,采用C G定音,用5 2弦演奏,調高就是F了。
拉板胡用g調里弦和外弦各是什么音符 板胡定弦與二胡一樣,內外弦定成純五度關系,如內弦定低音5,外弦則定中音2;內弦定低音6,外弦則定中音3;內弦定中音3,外弦則定中音7等。
1、拉豫劇不是定標準弦,而是定C.G。即內弦定C,外弦定G。拉3弦為降E調。拉2弦為F調。拉6弦 為降B調。
2、二胡定調里弦是D外弦是A。里弦空弦是D第二個大度的音是E,降E是處于中間就是降E,降E用一指1234,4用里弦四指,外弦空弦是升4一般不能用,里弦的1和外弦的5是對其的依次類推。
3、拉豫劇常用調為降E調,降B調,F調。但是,有用兩種弦,一是豫劇專業弦,定弦按降E調的5—2定弦,演奏降E調,拉5-2弦。演奏降B調就拉1--5弦,演奏F調拉4-1弦。
4、二胡降e調指法如下:首先空弦內弦為低音7,外弦為升4,第一把位食指切把比d調第一把位往上移半度,內弦空弦7,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分別按1,2,3,4。
5、定弦:里弦降E調的‘3’,外弦降E調的‘7’。指法:用3 7弦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