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五峰縣12歲土家族男孩周恩布近日通過縣文化館考核,成為五峰縣年齡最小的南曲傳承人。
小恩布在柴埠溪峽谷風景區觀景臺演唱新編少兒南曲《茶香情》
南曲屬于湖北地方小曲的一個分支,它字少腔多,精致優雅,一唱三疊,被譽為“一朵郁香的山花”。在五峰、長陽流傳已有近300年歷史,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南曲以坐唱為主,主要樂器是三弦和簡板,也有配以二胡、揚琴演唱的。南曲現存31個曲牌,100多個段子。五峰南曲《關公辭曹》,2018年參加天津全國曲藝周展演,2019年出訪意大利;根據王永紅中篇小說《逮魚》改編的南曲《魚王淚》,用曲藝形式演繹保護長江生態的時代主旋律,獲得第二屆宜昌藝術節二等獎。
小恩布與南曲師父們演出后合影
“南曲傳承難度系數很大,從新生代中培養出一個能夠自彈自唱的后繼人才,這還是第一回。”五峰文化館副館長暨非遺中心主任覃遠歆告訴記者:“蛇皮三弦作為南曲彈唱樂器的基本配置,一般孩子的手指即使完全張開,也難以達到成年人的把位長度。小恩布竟然能通過一年多的學習,不僅掌握三弦使用技巧,而且能把被稱作南曲“三字經”的傳統曲目《春去夏來》和《悲秋》兩首曲子完整地自彈自唱出來,通過考核,算是創造了一個南曲傳承的奇跡。這也凝聚著縣級南曲傳承人李代炎老師為此付出的點滴心血和涓涓汗水。”
縣級南曲傳承人李代炎
李代炎先生已近耄耋,多年來,他酷愛南曲藝術,除了彈琴、唱曲、編寫南曲音樂新段,一直在留心尋找傳承人。兩年前,在漁洋關鎮小學開展《少兒南曲古詩詞配樂彈唱》傳承活動的時候,一眼就相中課堂上這個聽得最認真、有著一張粉嘟嘟圓臉蛋的小男孩,于是將他收為弟子,精心傳授他南曲彈唱技巧。小恩布是個勤奮自勵的孩子,在拜師時,他跟師父承諾:要虛心學習,刻苦鉆研南曲三弦彈奏技巧和演唱方法;保證每周六上午到老師家里學習2-3小時,每天在家練習30分鐘以上。一諾千金,小恩布不僅堅持學習和練習,還經常錄制自己練習彈唱的視頻發給師父指導,即使疫情期間,飛信傳書,也從不間斷。
小恩布(左)與師父李代炎(中)在柴埠溪景區為游客演唱南曲
為了讓小恩布得到更多鍛煉,每次參加縣里舉辦的各種活動時,李代炎老師總會帶上小恩布,而小恩布也不負眾望,憑著異于常人的毅力和天賦,南曲彈唱技巧逐漸提升。
小恩布練習南曲曲目
如今,小恩布彈奏指法靈活、樂感頗佳,唱腔婉轉優美、清脆動人,常引得聽眾嘖嘖稱贊。縣文化館暨非遺保護中心決定對小恩布堅持傳承古老南曲所獲得的喜人成果予以獎勵,以鞭策先進,激勵后學。在給出的民族服裝、少兒文學叢書、蛇皮三弦三樣獎品選項中,小恩布堅定不移地挑中蛇皮三弦。今年6月,周恩布小學畢業,同時也通過南曲傳承人基本曲目考核,他說他拜師前向師父許下的承諾還將繼續,緊張的學習之余,他還要學習更多曲目,把土漢結合的南曲藝術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湖北之聲記者夏葉通訊員顧紅芹)
上一篇
二胡松香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