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我國古代的銅殿、銅塔,還是法國的埃菲爾鐵塔,金屬立面的建筑無一不鑄藝高超、精美無比,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正如建筑師弗蘭克·蓋里(FrankGehry)所說,“金屬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材料,它使建筑變成了雕塑。”
而在這些金屬立面中,很少有建筑材料能像銅一樣受到更廣泛的贊賞。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早在史前時代,人們就開始采掘露天銅礦,并用獲取的銅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銅的使用對早期人類文明的進步影響深遠。
因其具有優良的物理化學特性,現在也被廣泛地應用于各類建筑中。銅最令人驚喜的一大特點,是它會隨著時間、氣候改變顏色,可能會變黑、變紅、變紫或變綠,仿佛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為了更好地體會銅建筑立面的鮮明個性,我們挑選了以下現代銅立面設計,這些設計分別選擇了不同的顏色、樣式和紋理,但都利用了銅的天然耐腐蝕性、低維護成本和設計連續性,一起展示了銅在公共建筑中創造強大空間體驗的能力。
萊蒙中學及多功能體育館
GraemeMann&PatriciaCapuaMannarchitects
瑞士
新學校綜合體的設計特點是由高屋頂收頂的側立面的交替出現,而這些傾斜的立面讓人聯想到了大沃洲農舍的典型特點。鍍銅表面和大面積窗戶——材料的抽象使用方式使得擴展建筑從原有建筑中脫穎而出。
江蘇大劇院
中國
在大劇院純白的巨大空間里,將銅一點一滴融入到建筑體內,耀眼的金銅色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金光燦燦,巧奪天工,成為江蘇大劇院里面的點睛之筆。
昆曲、二胡、蘇州評彈等精美銅壁畫充分展現吳風漢韻,和令人驕傲的傳統技藝!置于白色巨大的公共空間,壁畫與功能區遙相呼應,令整個大廳顯得妙趣橫生,熠熠生輝!
猶他自然歷史博物館
EnneadArchitects
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猶他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設計可以說是其周邊獨特地貌景觀的抽象化延伸。建筑外貌及材料以呼應猶他州地質和礦物歷史為主要依據,并尋求建筑與場地的充分融合。部分建筑外貌由銅板覆蓋,于建筑體量外側稍微延展而出的銅板,似是模仿天然礦產的形成過程。銅鋅合金板的使用,為銅銹跡表面增加了微妙的變化之感。銅板立面的水平不規則接縫,形象地描繪了地質巖層紋理,讓建筑與環境更增融合之感。
PaulS.Russell,M.D.
醫療歷史與創新博物館
LeersWeinzapfelAssociates
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這棟帶有三層屋頂花園的兩層建筑擁有閃耀光芒的、高表現度的外部銅質圍合立面,銅立面耐用、可回收。銅色的熔塊玻璃提供強有力的隔絕,但允許白天的自然光滲入建筑。
可持續特征深入到建筑的設計理念中。銅質的外立面是由80%到95%的回收材料建造的。
南京博物院二期
中國
七千平方米的屋面,采用紫銅幕墻與石材幕墻的材質相結合建造而成。銅自古類金,更是有著吉金的說法,結合具有璞玉質感的石材,體現“金鑲玉成,寶藏其中”的建筑理念。紫銅色的銅與灰白色的石材又能與老建筑在尺度、材質、色彩以及空間與形式上取得和諧統一,相得益彰。
法國公立中學
Labarthe-Sur-Lèze
LCRArchitectes
法國
高質量的玻璃塑造了學校交流和教育空間,表達出其流通性和開放性的特質。玻璃和鋁合金格柵形成的實體與銅質墻板交相輝映,仿佛在進行著彼此拉伸的游戲一般。
外墻銅板的深褐色調進入室內時,發生了平滑的色彩過渡,變成了內墻銅板的桔色。
上海浦東圖書館
中國
自由的曲線墻體外掛銅制幕墻,包裹著整個六層,懸吊在五層專題閱覽區的上方,猶如浮動在空中的云,提供另一種獨特的空間感受。
精美的銅內飾色調深淺不一,流動的線條極具視覺的延伸效果,勾勒出厚重的金屬質感,動感多變,銅光閃爍。銅幕墻中穿插著幾片玻璃幕墻,有效地增強了室內空間的通透性,暗示著更廣闊的空間秩序。
巴伐利亞福音路德教會的國家檔案館
gmp–vonGerkan,
MargandPartnersArchitects
德國
檔案館的外墻飾有閃亮的銅立面,并帶有微妙的垂直結構。天然金屬表面將經歷各種氧化階段和顏色變化,直到最終呈現出天鵝絨般的褐色外觀。
當暴露在空氣中的氧環境時,銅表面會緩慢氧化,生成一層覆蓋表面的藍綠色的氧化層,這將極大地改變銅的外觀。原來的銅從紅色變成橙色,甚至到棕色,在與氧氣的接觸中,氧化作用最終令銅產生了一層深綠色的表面。與鐵腐蝕后產生的鐵銹不同,銅的氧化層實際上保護了氧化層下的銅。在自然風化作用下,銅的氧化層需要很多年才能形成。建筑物在濕潤的海岸或海洋環境中會比在干燥的室內環境更快地生銅銹。
在設計階段考慮建筑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是一個有趣的想法。銅因其優越的物理性能,類金的金屬外表,以及多樣化的美激發著建筑師的靈感;銅綠在時間中變幻的色彩為建筑帶來一層動態外觀。銅作為一種具有生命力的材料,為建筑帶來了未知的魅力,提示人們永續性的含義。
上一篇
二胡自學難不難,二胡自學難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