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學二胡,順應自然才是成功的法寶
親愛的老年朋友們,中老年學二胡需要順應自然才能真正學會、學好,怎么樣才算是順應自然呢?那首先我們要對中老年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有所了解。
人,進入老年,在智力和記憶力上都會有所變化。
(1)智力。年老的時候認知和智力功能的減退并非在所難免。實際上,老年人的結
晶智力比年輕人還要多。然而,個人處理復雜問題的速度的確會隨著年老而有所下
這是由于腦部的神經傳輸介質的效率有所改變。在沒有諸如阿爾茨海默病、抑郁癥或營養不良導致的器質性腦損傷的情況下,老年人會保持學習新技能的能力,并仍然可以在智力上保持活躍狀態。因此,讓大腦能一直得到刺激并投人運轉,對于保存認知能力至關重要。
這就說明,老年人并非大家認知的只能接受簡單的東西,而是可以接受復雜的樂曲和復雜的練習。我在教學中,會盡量的循序漸進的“誘導”他們去演奏一些他們不敢想象的曲子,當然這是需要二胡專業知識和技術支撐的,不建議自學的同學這么做,因為沒有老師帶領,不去解決技術困難,很容易因為無法完成樂曲而產生“自暴自棄”甚至“認為自己無用”的消極心理。
舉例
在網絡教學中,我會盡量去選擇一些有“速度”的曲子,因為只有這樣,大家才會經常有“滿足”感,因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自己不敢想的曲子。這些曲子,從僅為聽說,到看到樂譜,到開始演奏,到出現錯誤,到變成優秀是一環扣一環的,他們一個一個的攻克,就會讓自己的智力水平不斷從“結晶”到“融化”,并產生更多的“快樂因子”,學習自然就是快樂和積極的。
(2)記憶力。知覺速度下降,讓老年人在相同時間內難以像自己年輕時那樣處理信
息。老年人是比較挑剔的學習者。個人動機是老年人是否能夠學會東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有兩個重要因素可提升老年人的學習能力:一是學習的東西與個人的生活有關;二是有演練新行為的機會。
舉例
我的教學中,“不走回頭路”。也就是說,大家永遠拉的都是“新樂曲”,這個新不是新創作,而是“不重復”。我把教學分為了四個板塊和十六個階段。(如下圖)
這樣分的目的,是將學習劃分成不同的“段位”,而下一個“段位”必須在上一個段位學好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演奏。課程也是一課扣一課,將內容分階段進行,目的是達到“在相同時間內只有一個重難點”,不會“難點堆積”。其實我們觀察一下很多失敗的愛好者,并非他們沒有天賦,僅僅是因為,觸碰了這個“相同時間內只有一個難點”的死穴,同一時間,要解決特別多的內容,一下就陷入了僵局。
那么自學的人應該怎樣才能學得快呢?我給出一個流程,這個流程也是我在改作業的時候,遇到“疑難雜癥”時會用的方法。因為我的學生學習后,都要把自己的演奏錄制成作業,發給老師,老師單獨指導。有時候就會遇到難題。這個學生就是沒學會,很多次作業依然沒有解決問題,此時我就會用這個流程來逐個環節引導他前行。這個方法也可以作為普通愛好者學習的方法。每一步都有相應的分數,滿分一百。
第一步
【接到樂曲】10%
拿到一個樂曲,一定要先進行“尋找答案”,找找有沒有名家的演奏,自己去聽一下。
第二步
【預估難度】20%
對樂曲的知識點和重難點進行分析,哪些是自己學習過的,哪些是需要新學的,做好梳理。
第三節
【制定計劃】30%
制定出一個練習計劃,比如第一步應該做什么,第二步應該做什么。
第四節
【開始練習】20%
開始練習后,要特別按照之前制定的計劃進行,不可以隨意改變。如果必須改變,必須要有充分的理由。
第五節
【是否正確】10%
自己要心中有數,是否完成了計劃,是否做得對,是否和其他人演奏的一樣。
第六節
【老師評審】10%
錄好視頻,交給老師或者水平高的演奏者進行評審和再指導。
希望這樣的一篇文章,能給更多的中老年二胡愛好者帶來學習的動力和方法的保證,祝老年朋友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