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是一種民族樂器,有著獨特的魅力,彈奏起來也不是很容易。近年來,參加二胡考級的學生越來越多了,但是一些人總會在考試過程中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下面文章帶給大家二胡考級1~4級的一些基礎技巧。
一級要求
一把位音階(D、G)音準控制好,持琴、持弓、按弦運弓基本正確,節奏實值正確,音質松弛。曲目:《田園春色》、《西藏舞曲》、《山村初曉》。
考級誤區:
持弓
1、持弓位置過于靠近弓頭或過于靠近中弓。
2、弓子過于深入虎口底部,使弓子掐死在虎口中,不能靈活運動。
3、持弓時手指過于向下“耷拉”,使弓桿緊壓琴筒磨擦,弓毛反而離開琴筒向上偏移。
4、演奏外弦時,中指和無名指從弓桿與弓毛之間拿出來,到演奏內弦時再伸進去。
5、持弓時拇指的位置不正確。
6、持弓時中指過于伸入弓桿與弓毛之間,使它里外都用不上勁。
7、握弓過緊,致使食指根部、拇指第一關節內側、以及中指第一關節外側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有人誤認為這是“功夫”,而實際是持弓方法上的錯誤。
8、拉二胡時,弓不可向上翹起,這樣會導致音色不好。
持琴
1、琴筒錯誤地放于左腿中間,而不是放在左腿根部靠緊小腹的位置上。
2、琴桿過于左斜或右斜;過于前傾或內收。
3、第一把位時左手虎口離千斤過遠。
4、左臂缺乏應有的支撐力,靠虎口夾緊而吊掛于琴桿之上。
5、拇指下彎勾住琴桿。
6、持琴時左手掌心貼近琴桿,手指“躺”倒按弦。
7、手指關節過分彎曲,以手指的尖端(甚至用指甲)觸弦。
8、手指關節反彎,尤其是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第一關節。
9、手指(尤其是無名指和小指)不是從弦的正面(從弦向琴桿方向)按弦,而是從弦的外側(從弦向身體方向)按弦,以致只按實了外弦,內弦卻處于虛按狀態,常常因此而出現狼音。
10、演奏時始終讓手指“懸”在音位的上方,不能放松。
11、當一個手指按在弦上時,其下面的手指蜷曲在掌心中。
12、持琴時大臂過分抬高,使左臂處于緊張而不自然的狀態。
二級要求
演奏姿勢、弓法正確、初步掌握換把技術,上、中把音準控制穩定,節奏感好。曲目:《敖包相會》、《放風箏》、《潔白的哈達》。
技巧:
坐姿
1、身體中線左斜,使重心落到了人體的左側。
2、后背立直,端坐于凳子三分之一處。
3、雙腿與肩同寬,膝蓋稍微靠攏,左腳在前,右腳在后,挺胸抬頭。
弓法
1.長弓,在拉弓時,隨著以腕部為先動點向右拉出,右臂逐漸向外伸展,直至弓尖;在推弓時,以大臂內收為先動點向左推進,小臂和手腕隨之而回歸,直至弓根。由此可以看出,演奏長弓時,上至大臀部位,下至腕、指部位,都是向同一個方向運動的。
2.快弓,在拉弓時。手指帶動弓向右運動,而肘部都要向左擺動;推弓時,手指帶動弓子向左運動,肘部卻要向右擺動。由此可以看到,手和肘是同時向對方的相反方向均勻地擺動地,它們運動的“軸心”在小臂的中間。
三級要求
上、中、下三把換把自如,音準穩定、節奏良好,初步掌握揉弦及滑音技術。曲目:《小花鼓》、《繡金匾》、《八月桂花遍地開》、《我是草原小騎手》。練習曲:《長弓練習》。
技巧:
揉弦
1.先從慢揉著手,在此基礎上再逐漸進行快揉的訓練。開始就紅練快揉的話,會造成按指亂動,而手腕卻處于被動狀態.或者揉弦時直接用手指平直地去一指一按的壓弦,這樣雖有類似揉弦的音響,但發音生硬而不均勻,沒有規律性的抑揚起伏變化。
2.虎口要保持松弛自然,否則會影響指頭、手掌和脫關節的靈活。這樣對揉弦技巧的掌握就比較快。
3.指肚往下旋轉時要適當加重觸弦力度,往上翻動時則應適當減輕觸弦力度。這樣琴弦張力的起伏與長度的變化才能相對應。
4.不要借助手腳和手臂的顫抖而求得所謂的揉弦效果。
滑音
1.明確是什么性質的滑音。如果是帶裝飾性的,要掌握到賓主分明的效果,運弓和運指應該是裝飾音輕,本音重。裝飾音到本音之間要過渡得自然。如果是屬連結性的,要渾然一體,天在無縫。奏滑音的手指是隨著手腕上下的動作而移動的。如果單純以按指在弦上作上下平直移動,這樣的動作不敏捷,力度不易控制,滑音的效果也較生硬。
2.奏滑音一般來說是不容許換弓換弦的,而且最要緊的是必須用得恰當。
四川音樂學院
比較好地運用常用技術,短、快弓干凈、清楚、出音有彈性,慢、長弓音質扎實,音色圓潤,能完整地演奏樂曲。曲目:《賽馬》、《良宵》、《大河漲水沙浪沙》、《喜唱豐收》、《拉駱駝》、《光明行》、《子弟兵與老百姓》、《黃水謠》。練習曲:《降B調上把音準校正練習》。
說明:五級以上曲目中第一首為必奏曲目,其余為選奏曲目。
技巧:
表現頓音效果
1.利用弓子的彈跳點奏頓音,這只是一個基本條件,更主要的還是要靠我們訓練手腕的靈活性,會控制、運用。弓子的彈性。假如樂曲根據感情需要不要求那么快,但又要演奏頓音,這時弓子得不到快速運行的機會,彈性無法產生,跳弓也就不可能出現。可以利用小臂的“內勁”,在中速推拉的間隙之間,控制弓毛斷續擦弦,使每一頓音的出現都有均等的離弦機會。這樣的頓音效果同樣頓挫分明,并顯得穩重、內在。初練跳弓時,腕力對弓子的自然彈性可能還控制得不好,會出現弓毛敲打琴弦的現象或發出較為生硬的“鋸鋸”聲。只要弓子沒出現不規則的上下擺動或產生過多的雜音,并且加強對手腕控制力的訓練,這些問題就會逐漸得到克服。
2.跳弓長于表現歡快跳躍的短促頓音,最適宜于表現“XxX”的節奏型;頓弓含蓄、穩重,適宜表現頓挫分明的短促頓音,不像跳弓那樣受弓段和節奏型的限制,但不像跳弓那樣富有彈性,也不易持久。
3.表現頓音效果的技巧除了上面介紹的跳弓和頓弓外,還有一種名叫“連頓弓”的弓法技巧。連頓弓,即在連弓之內奏出若干個頓音,每個頓音有均等的擦弦和離弦過程,練連頓弓首先要熟悉跳弓和頓弓,演奏連頓弓除了更要強調小臂的內勁外,還要靠大臂有一個穩定的支持力。
想要購買二胡、琵琶、古箏、揚琴等民族樂器不懂如何挑選,或是在民樂學習上有問題咨詢,都可以添加吾聲吾色民樂老師微信:minyuel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