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父親的二胡舞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父親的二胡舞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應"悟空小秘書"邀答!
你喜歡二胡嗎?你和二胡有著怎樣的故事?
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經常深夜被父親的二胡聲吵醒,都夜半更深父親還在拉二胡。記事后,見家族中有位長者,晚上常來我家串門,和父親聊天,到了高興處,就不由自主聽他們唱起來,還要拿個碗用筷子敲節拍,聽他們交流西皮二黃什么板,一個唱一個拉,聽多了我對這二胡的音高有了概念。一次在玩時,看到人家拉停下來,把二胡放一邊,我就去拿人家二胡拉,我也記不清當時是怎么弄人家二胡的,但至今還記得人家的這么一句話:嗨!這個小孩好玩了,不會拉二胡還會調弦!
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拉二胡是在一旁玩時拿人家二胡拉的,還是聽來的揚劇大陸板的這么幾句曲譜6666 6 i 65 35 6、??
我們小時不是現在的小孩這個條件,社會上這么多老師教二胡,我們凡愛好音樂的一個是受環境影響,你這個地區文化生活興旺,你家中有長輩對音樂有特長,就會被耳濡目染,一個每天都在音樂中薰陶的孩子,他的音樂才能是同輩孩子望塵莫及的,趙寒陽老師小時候也是受環境影響,從小打下深深的烙印的。
仍記得童年的故事,夏天經常乘涼,我用高亢的童聲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手拿碟兒敲起來》,哥哥拉二胡為我伴奏,悠揚的琴聲伴著童聲,每天院里都擠滿了左鄰右舍的大人小孩匯聚來納涼聊天。今天再次回憶童年,真感是無憂無慮,除了上學讀書完成作業,那空余就在音樂中度過
我如今也記不得幾歲學二胡的,只記得上初中在學校利用空余教會了我的同桌拉二胡。
上高中時班上的音樂課都是我上,我對樂譜熟練到,隨便在音樂課上同學們各自拿出的京劇,歌劇或歌曲,交給我就一目兩行,不視唱曲譜,就教大家唱曲,大家還起哄要我用二胡伴奏。每次音樂課門外窗外都擠滿了其它班來看希奇的同學。
在學校要參加樂隊演出,放假了,文化站邀我為他們教歌,訓練樂器組,并利用高胡領奏,幫他們配曲寫曲,因為我是學生,我付出了很多很多,可從沒有享受到一分錢補償費,但是給了我無嘗的實習機會,不是當初的付出,今天也寫不出二胡的有關問答題。
謝謝你的閱讀??!
【這背景是我載的無花果樹】
感謝邀請!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學校來了一位音樂老師,他姓周,一到晚上,他的宿舍就傳來優美的板胡聲音。那時候正是冬天,巴里坤的冬天真是夠冷的,最低溫度有超過零下42度的時候。但不管天多冷,一聽到他的板胡聲,我就情不自禁的跑到他的窗下聽(那時候也不敢進他的宿舍),一直到他拉完最后一首曲子,才戀戀不舍的離去。
周老師來到學校后,開始組建學校文藝隊,我就積極報名,因為有愛好音樂的基因吧,很順利的進入了學校文藝隊。我有幸分得了一把二胡,那高興勁就像得了元寶一樣。(這些樂器是學校為組建文藝隊專門購買的,和我原來見過的哥哥們用罐頭盒做的二胡真是天壤之別)。我的業余時間幾乎都被二胡占領了,甚至上課都不能集中精力,滿腦子都是二胡。雖然拉著二胡,但老師的板胡聲讓我難以忘懷,總想去摸摸。終于有機會了,有一天趁老師不在,我就拿起了他的板胡,還弄壞了琴弦,老師沒有兇我,安慰我說這根弦早就想換了。得到了老師的允許,一有空我就跟老師學習板胡。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年全縣中學生匯演時,我的板胡獨奏《繡金匾》被定為比賽節目,并且獲得了獎項。
那時候我自己的夢想就是到縣文工隊工作(目標定的太狹小)。
高中畢業后,縣文工隊開始招人,上百人參加考試,我順利過關,如愿以償了。
多年以后,由于種種原因,最終離開了文工隊。雖然干著別的工作,但二胡、板胡一直跟隨者我,再沒有離開過我,時不時都要摸摸它。
退休以后,是今日頭條給了我展示的平臺,把我的愛好一一都展示給大家,并且得到了很多老師朋友的肯定,使我的退休生活更加豐富、充實,感到了人生的快樂。
今后,二胡就像我的人生伴侶一樣,越發離不開它了!
感謝您對“老陳玩音樂”的支持和觀賞,祝大家天天開心!
我挺喜歡的,二胡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最悠久的弓弦樂器之一,它的音色或含蓄委婉,或高亢激昂,它的音域寬廣,極富張力,既能表現低回婉轉、如泣如訴的細膩獨白,也能表現行云流水、策馬奔騰的華彩樂章。 也是我最喜歡的東西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父親的二胡舞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父親的二胡舞蹈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