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150首二胡伴奏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150首二胡伴奏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可以肯定的說:是板胡。二胡也有,但不是主奏樂器。我們把板胡叫作主弦。這是因為板胡聲音高吭,具有非常大的穿透力。所以在伴奏樂隊其間起著領奏的作用。起著骨的作用。而二胡是烘托,是肉。你可以聽一下所有豫劇唱腔,沒有一段不用板胡的。在民間的小劇團里,有時寧缺二胡,也不能少了板胡、。
二胡演奏歌曲,如果你基本功比較好,拉歌曲還是比較簡單的,二胡的音域是最像人聲的,并且二胡的技巧和人聲也很相似,比如顫音和唱歌的顫音比較像。怎樣用二胡拉歌曲,首先要看曲譜的最低音是哪個音,然后確定調,確定了調之后,就可以確定指法了。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二胡不像鋼琴等其他樂器,二胡的音域比較窄,并且音域最好聽的是一,二把位,所以盡量用上把位。但是用上把位拉的時候,二胡定的調和歌曲的調有時候不一致,這時候就只有兩種方法了,第一種是用變調軟件把歌曲的伴奏變成適合上把位指法的調。第二種方法就是把二胡的最低音通過琴軸調整成歌曲最低音的調,但是這種方法一般通過擰琴軸,比較麻煩,所以大多數還是采用第一種方法。
問題不復雜。二胡兩根弦,里弦為D,外弦為A。因此,我們以里弦來說事,6就是F調,5是G調,1是D調,2是C調,4是A調,3是PB調。常用的就是這個調。二胡很少拉bE調。
提問題都不會,小編沒能力提這樣的問題,還要硬提。
所謂的調用兩種解釋,一是在音高上的位置(比如ABCF等等),二是指調式(大調還是小調)。屁都不懂連個問題也提不明白。想混點流量也得下功夫,別把自己弄的跟傻逼似的。
現在不論國內還是國外,通則是樂團弦樂均定為DA調。對于二胡來說,業內或教材中均叫作:內弦定D調1,外弦定A調1。解釋成普通話,就是外弦定G調的2,里弦定G調的低音5。<標準定音器就是這個高度>!!這樣,用52弦奏出的樂曲就是G調!→因此,在民間的小樂隊就叫做把二胡定為G調→配合G調笛子全按作5的小工調指法。
二胡的調高定準后,再根據二胡七把弦的變化,由歌曲的高度來確定具體使用哪把弦。具體指法變化如下:
1=G調歌曲用52弦。
1=A調歌曲用41弦。
1=bB調歌曲用37弦。
1=C調歌曲用26弦。
1=D調歌曲用15弦。
1=E調歌曲用74弦。
1=F調歌曲用63弦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150首二胡伴奏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150首二胡伴奏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