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拉歌曲紅豆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二胡拉歌曲紅豆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回答:他唱著他鄉遇故知是歌曲《探窗》歌的歌詞,歌詞含義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探窗》
演唱:國風新語/浮生夢/汐音社
二胡:二胡妹
分軌:沈鈺博
貼混:Mr.曾經
聯合策劃:國風新語
燕去時 紅豆滿枝
遠游人 莫問歸期
誰獨守瀟湘水碧
歷史上的“京城四少”,是指民國期間4位學富五車才藝過人的人杰:張學良、袁克文、愛新覺羅·溥侗、張伯駒。
一、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
字漢卿,號毅庵,乳名、小六子,籍貫遼寧,祖籍河北。1901年6月3日(夏歷4月17日)出生于遼寧省九間鄉鄂家村張家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人稱“少帥”,另外他風流倜儻,是四大之一。
二、張伯駒(1898—1982)
河南項城人,生于官宦世家,先生是我國老一輩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鑒賞家、、詩詞學家、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藝術大師劉海粟曾說:“他是當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從他那廣袤的心胸涌出四條河流,那便是書畫鑒藏、詩詞、戲曲和書法。四種姊妹藝術互相溝通,又各具性格,堪稱京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曾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國家文物局鑒定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
三、愛新覺羅·溥侗(1871—1952)
字后齋(一作厚齋),京劇名票,別號紅豆館主。溥侗自幼在上書房按部就班地讀經史,學作詩文,鉆研琴、棋、書、畫,收藏金石、碑帖,精于治印,酷愛劇藝。對于昆、京藝術,生、旦、凈、末、丑兼工,并對戲劇音樂如笛,二胡、弦子、琵琶等無所不通。世人尊稱為“侗五爺”,溥侗精于古典文學和文物鑒賞,并通曉詞章音律。
四、袁克文(1889年-1931年)
字豹岑,別署寒云,中國河南項城人,名票,被稱為民國四公子之一。民國袁世凱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朝鮮人)生于朝鮮(首爾)。袁克文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喜好詩詞歌賦,還極喜收藏書畫、古玩等。后因反對袁世凱稱帝,生活放浪不羈,,觸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幫,并在上海、天津等地開香堂廣收門徒。1931年病逝于天津。
個人認為87版《紅樓夢》插曲用蕭演奏的效果都是很震撼人心的,有時間能聽得淚流滿面。
《送別》是另外一種感覺的曲子。
蕭的音韻劃定了它的表達情感的范圍是以哀愁,幽怨為主色調。聽者的即時心情和文學音樂素養,也決定了對不同音樂的理解程度。
個人認為還是紅樓夢里的引子好聽,紅樓夢曲--引子是清代曹雪芹的散曲,小說強調“情”,在當時還有其正面的積極意義,那就是宣揚了有民主性的人本主義思想,以此對作為封建統治重要思想支柱的反動理學進行批判和否定。所以《紅樓夢》又有一《情僧錄》的別名,這與清代初期洪升《長生殿》(小說在十七、十八回中點過它的一折《乞巧》的戲)中的《引子》中也將全劇情節歸結為“情而已”是一脈相承的。簫曲歷年演唱過的歌曲,里面就有引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拉歌曲紅豆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拉歌曲紅豆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