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光明行二胡大師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光明行二胡大師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姑蘇行》。
《賽馬》,《二泉映月》,《光明行》,《姑蘇行》四個曲目中,《姑蘇行》不是二胡名曲。《姑蘇行》是笛子獨奏名曲。俞遜發的笛子獨奏《姑蘇行》,令人百聽不厭,堪稱經典。
14.在“我”與女孩的偶遇中,她為“我”做了哪些事?(4分) 答案:撐傘遮雨,牽手同行,謊稱叔叔能治好“我”的眼病,為“我”拉二胡曲《光明行》鼓勵“我”。
15.體會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始終甩不掉那把罩在我頭頂上的雨傘。答案:動作,意思是擺脫不開,生動形象地寫出女孩幫助“我”的堅定執著,同時也寫出“我”內心的煩躁?! ?6.選文第9段畫線句有什么作用?(3分) 天地間很靜,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答案:環境描寫,渲染寧靜的氣氛,烘托“我”逐漸平靜的心情?! ?7、請賞析下面的句子。(3分) 小時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梔子花,潔白的,像陽光一樣的燦爛光明! 答案: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枙子花潔白、燦爛的特點?! ?8.閱讀選文,請簡要概括女孩的性格特點。(2分) 答案:善良(有愛心、友善)、純潔、善解人意、溫柔。 19.選文第26段(結尾段)表達了“我”怎樣的情感?(4分) 本文來自嬈雪教學網 答案:表達了“我”對女孩的感激,沒找到女孩的傷心和遺憾,感受到光明的幸福,為人與人之間的真情而感動?! ?0.選文的標題有什么含義?(4分) 答案:既指劉天華的二胡曲《光明行》,也指女孩對“我”的幫助讓“我”堅強自信,重新獲得光明,“我”也由此感到人間真情如陽光般光明美好。應"地主139013636"邀答!
《光明行》有一段由G調轉D調,旋律指法相同變為外弦演奏,為什么?
1??這是劉天華先生1931年寫的《光明行》,你問曲中有G、D調轉換為什么要旋律不變,指法又不變,只是變換內外弦,這是什么意思?
這是劉先生利用二胡內外弦不同音高不同音色的區別來顯示二胡特色的,如果你會拉劉天華先生的十首二胡曲,你就發現他作曲的風格,他很注重宣傳中國民族樂器二胡是別具風格的,他常在樂曲中采用等音對比,內外弦、八度音對比,將二胡區別于其它樂器特色。
2??劉天華先生參加過軍樂隊演奏,軍樂雄壯有力,充滿陽剛,而在1931年舊中國流行的糜糜之音,為了喚起民眾向著光明進發,劉先生借鑒軍樂的旋律,利用明亮的大三和弦分解作為旋律的骨干音,以上下四五度交替轉調的手法,利用內外弦對比充分張顯民樂二胡優美音色。但此曲又不脫離我國的樂曲風格,這是中國少有的軍隊進行曲二胡風格曲調。
3??《光明行》歷來作為二胡演奏者的必修曲,要學好本曲,對鍛煉你的換把,音的校對都有幫助,你可以一段段的學,注意干凈利落的音符講究弓的分配,寧短不長,不軟塌無力,不拖泥帶水,拉出軍威感!
謝謝你的閱讀??!
這是作曲的一種手法,記不清是否叫奏鳴式了。就是將一段曲子上或下行移動幾度音,演奏出來有在變化中深化主題的效果。
傳統文化講究藝術創作應有起、承、轉、合。這種平移是非常符合的:調式不變,節奏類型也相同,只是音高整體提升(或降低),熟悉而有變化,既有承又有轉。
這類曲子演奏中,要注重技法的重復和變化。比如《光明行》轉調中,可加入力度大小變化,柔弦輕重等變化……聽聽大師們的示范吧。
劉天華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民族音樂家,教育家,不僅會拉二胡,琵琶,小提琴也都能演奏,《光明行》之所以有轉調的樂段,這跟劉先生學習小提琴,接觸西方音樂理論知識,并用在二胡的創作中,很好的體現在《光明行》這首樂曲中。
樂曲中,整段音樂由G調轉為D調,旋律指法相同,但音色完全不同,用D調演奏,聲音更加明亮,音域到第三把位,給人一種向著光明前進的決心,音高心情不再壓抑,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有盼頭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光明行二胡大師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光明行二胡大師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