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流浪歌二胡簡譜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流浪歌二胡簡譜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中國四大二胡作曲家:劉天華,華彥鈞,黃海懷,孫文明 。
劉天華(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原名劉壽椿,江蘇省江陰市澄江鎮西橫街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
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與詩人劉半農、音樂家劉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鄉豐富的民間音樂熏陶。辛亥革命爆發后,回到江陰參加“江陰反滿青年團”,執掌軍號。
1912年隨兄劉半農去上海,工作于開明劇社,業余加入萬國音樂隊,并學習鋼琴和小提琴,開始接觸西洋作曲理論。
曾任教于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32年因猩紅熱病逝于北京,年僅37歲。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歌舞引》《飛花點翠》等。
阿炳,男,原名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出生于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
1933年編唱《十九路軍在上海英勇抗擊敵寇》,創作《聽松》。1939年創作《寒春風曲》。阿炳現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阿炳刻苦鉆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并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
1950年12月4日病逝,終年57歲。
黃海懷(1935-1967),男,江西萍鄉人。當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
1955年,考入中南音樂專科學校(現武漢音樂學院),畢業后留校任教,培養了眾多二胡音樂家。其創作的二胡獨奏曲《賽馬》《江河水》,以動人心魄的旋律穿越時空,成為二胡經典名曲。中國著名音樂家、二胡演奏家、作曲家。
阿炳本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民間肓人音樂家
,生于一八九三年,一九五O年病逝
,他是其母和一道士所生的私生子,
后來也跟著父親做了道士,學習各種樂器,尤其精通二胡
,之后由于生活不檢引發疾病導致雙目失明被趕出道觀
,從此拉著二胡流浪街頭,至到后來遇到一位寡婦才安下家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二泉映月》: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流浪歌二胡簡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流浪歌二胡簡譜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