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古詩二胡送別獨奏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古詩二胡送別獨奏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應"地主139013636"邀答!
《陽關三疊》二胡曲演奏要點是什么?
1??這首曲是閔惠芬大師根據古琴曲改編的二胡曲、以唐朝詩人王維詩句中送友人出關服兵役的一段不離不舍的感人曲調,三個段落為三疊,用A調41弦更顯情深厚重!
人問你喜歡什么二胡曲,告訴你:我一人靜下來自由發揮的都是這種體裁曲調風格,你思念親人和友人,只有這種旋律能為你排解憂思和哀嘆,能拉出這種抽絲般的綿長音,才真為功夫,認真學吧,對陶冶你的情操真是影響極大,古典音樂風格才是真正適合二胡發揮的重要素材。
2??曲子的演奏要點是借鑒古琴曲中的吟揉綽注,滑音的過渡以及滑揉恰可好處!
3??換弓無痕,運弓中的貼弦力度隨樂曲情感而變化,通曉音律的人只要一哼唱,那送別摯友的悲歡離合之情會油然而生,自然知道這個音符,這一小段用什么手法處理,這要象朗誦詩歌一樣領悟曲子旋律的情感糾葛,為突顯綿綿細膩,要貼弦后加力,開頭的部分揉波要少而加寬,換把滑音滑指過渡音手指有輕重不同的不離弦劃過手法,有箭頭的滑指過渡無痕。
此曲不算難,但做則神似不容易,沒有功底是達不到效果的。
4??對于相關的注意事項,你到網搜索上宋飛老師的演奏視屏和講解!
謝謝你的閱讀??!
在音準節奏控制好的前提下,注意三點,一是運弓要有力飽滿;二是左手摁弦有力,音與音之間連接準確,揉弦處理得當(建議增加壓揉處理);三是貼合好樂曲情緒,建議多聽大師示范,并了解樂曲表達背景。
以音樂形式讓人記住的《陽關三疊》其實脫胎于唐朝詩人王維的千古名篇《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其實,它最早是以古琴曲的形式得以流傳,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民族音樂作品中的精品,至于二胡曲則是后來根據古琴曲而改編的。
最早,它是以琴歌的形式在唐代廣為傳唱,歌詞也極美,后面我會把歌詞貼出來。至于曲作者是誰,現在已經無從知曉了,因為到了宋代,《陽關三疊》的曲譜便已失傳。
之所以叫《陽關三疊》,是因為它的曲譜分了三大段,基本上都是在用一個曲調來做變化反復,疊唱三次,故稱“三疊”。每疊加“清和節當春”一句作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維原詩。后段是新增的歌詞,每疊不盡相同。
指尖留香---時光音符之『陽關三疊』
『陽關三疊』是 屬于陽春白雪一類的古代名曲,流傳至今,已經有千百年歷史,名列中國十大古琴曲。
此曲源自唐代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是音樂史上很少見,由一首詩譜寫成曲,盛名并蓋過原詩風頭。該曲被千百年廣為承襲傳唱,已成為獨立的樂曲名篇。
『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陽關曲》,這是因王維的原詩里有“渭城”和“陽關”兩處地名。渭城和陽關也因此成了離別的象征。
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渭城,近西安咸陽附近;陽關,近敦煌附近,是西去西域的必經之地;元二,是王維的好友,當時奉節出使安西,王維送行。
有趣的是,杜甫也有一首“元二”的詩:《送元二適江左》。
這三人生活在同一時期,兩個元二極有可能是同一人,元二使安西,適江左,貌似是一個喜歡結交文友的官吏幕僚之類人。從王維和杜甫唐朝這兩位最富盛名的詩人,不約而同不尊稱這位仁兄的官職,而以近乎昵稱的“元二”稱呼其人,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友誼深厚,交往匪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古詩二胡送別獨奏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古詩二胡送別獨奏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下一篇
地鐵口二胡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