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賽馬曲二胡演奏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賽馬曲二胡演奏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959年,黃海懷創作了二胡獨奏曲《賽馬》。《賽馬》是一首描繪內蒙古大草原人民在節日中賽馬情景的二胡獨奏曲。它以二胡這種簡單的民族樂器,使用多種演奏技巧,表現了賽馬時那種萬馬奔騰、蹄聲“得得”的壯觀場面。
聽來使人仿佛置身于千軍萬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隨著跳蕩的節奏而心潮起伏,對遼闊神秘的內蒙古草原無限神住。
在此曲中,黃海懷將一個整段的樂曲用撥弦技巧奏出,使該曲風格別開生面,獨樹一幟,成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
二胡曲賽馬,是作曲家黃海懷作曲,用的是6.3弦,F調演奏,其曲奔放,熱烈,表現了蒙古族人民賽馬??盛會的熱烈場面,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二胡快弓獨奏曲,經久不衰,深受百姓的歡迎,是二胡演奏的保留曲目想,用6.3弦,6是低音6演奏最好,但也有人用其它調。
二胡曲《賽馬》是二胡名家黃海懷于1959年創作的,1964年第四屆“上海之春”二胡獨奏比賽中一舉成名,是二胡考級四級曲目之一,不管是專業還是業余愛好拉二胡者,學習二胡到了一定的階段幾乎都要學拉這首二胡曲子,《賽馬》都是用F調6.3弦拉。
二胡獨奏曲《賽馬》,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名曲,喜歡聽二胡演奏和會拉二胡的人都了解這首樂曲。
曲中,作者為了表現賽馬場面,將其中一段用“撥弦”的技巧來表現和模仿馬蹄聲。二胡撥弦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右手撥弦時力量不可太大,而且要自然、放松,要基本上用右手食指的掌關節動作,適當用腕部放松的力量加以配合去撥弦。
切不可用整個手臂僵直的動作來進行撥弦。
2、在左手分別將每一個音按下的時候,右手要分別隨著左手音位的不同而上下移動撥弦的觸點位置。撥弦的觸點始終要在弦上按音手指這個點和琴碼這個點的中間位置進行撥弦。
根據弦震動的原理,這樣撥出來的弦是具有最好的震動;這樣撥出來的音色也是最好的,共鳴也最好的。
這樣去撥弦要比許多人用右手停在一個位置上撥弦要好聽的多。但這樣也增加了難度。
3、從力量上分析,我認為,隨著旋律的上、下行,右手的撥弦力量也要作強與弱的變化。
在這首樂曲里,右手越是向下撥,力量越要相對加大,以保證整個撥弦在音量上的一致。
賽馬是用二胡演奏的。《賽馬》是黃海懷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是1964年第四屆“上海之春”二胡獨奏比賽中的新作品。樂曲以其磅礴的氣勢、熱烈的氣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們喜愛。無論是氣宇軒昂的賽手,還是奔騰嘶鳴的駿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現得惟妙惟肖。音樂在群馬的嘶鳴聲中展開,旋律粗獷奔放。由遠到近清脆而富有彈性的跳弓,強弱分明的顫音,描繪了賽馬盛況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運用,撥弦、顫音技巧的運用,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生動熱烈的賽馬場面。
電影《方糖》中小女孩在車里看見賽馬時候的插曲 !
《賽馬》是黃海懷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系1964年第四屆“上海之春”二胡獨奏比賽中的新作品。樂曲以其磅礴的氣勢、熱烈的氣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們喜愛。無論是氣宇軒昂的賽手,還是奔騰嘶鳴的駿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現得惟妙惟肖。音樂在群馬的嘶鳴聲中展開,旋律粗獷奔放。由遠到近清脆而富有彈性的跳弓,強弱分明的顫音,描繪了蒙古族牧民歡慶賽馬盛況的情形。
?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賽馬曲二胡演奏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賽馬曲二胡演奏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