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本身的造型已經十分完美了,然而在早期的小提琴上,歐洲的小提琴制作大師們,不僅在造型上,制作出了千奇百怪的提琴造型,諸如女人裸體造型的提琴,花瓣一樣造型的提琴以及音符式樣造型的提琴。同時還把一些油畫給搬到了提琴上,讓一把提琴,看著像一個紋了身的小提琴。
下面的圖片是來自于正倫提琴俱樂部提琴收藏室畫冊中的圖片。圖片中的小提琴不光造型上被抹去了棱角,除了指板,拉弦板,琴碼,弦軸等以外都畫上了表達宗教內容的油畫。
這把沒有琴角的彩繪小提琴是:賽斯托羅基圣馬可波羅德1919年在意大利的作品。制作者根據彩繪的內容調整了小提琴的造型,這樣可以使琴型與彩繪完美融合。
在這個畫冊里還看到了另外一個彩繪小提琴,畫面也是類似宮廷和宗教題材的畫面。
這些彩繪的小提琴,多是用來裝飾的,而不是實際用來演奏的,所以這些琴保存的都非常完美。定制這些提琴的也大多是教堂和宮廷以及富貴的人家,用來做點綴和裝飾的。真正的音色如何,也無法具體地去了解。不過,經歷了幾百年的保存,作為發聲結構的木材已經完全干燥,同時提琴的共鳴箱體基本保持了傳統提琴的共鳴箱結構。所以從聲音上來說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關鍵的問題是這些琴是不能經常拉的,因為經常拉的話難免會造成磕碰和磨損。我們可以看到幾百年前的小提琴,一般在琴頸和琴身的右上側,以及左下側,都會有很多磨損和磕碰的痕跡。而普通提琴的作用是用來演奏的,只要聲音好聽,稍微有點磨損和磕碰四無傷大雅的。反而給人以一種具有深厚的底蘊的歷史感。
所以這些彩繪的小提琴是貴族的收藏品。其價值在于收藏,在于展示,而不是演奏。到了近代,這些彩繪小提琴也越來越少了。這也代表了那個時代,上流人物對音樂,對藝術的審美趣味。而現在人們對這些審美趣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這些彩繪小提琴成了孤品,成了有價值的收藏品。
什么人會收藏這樣的琴呢?
首選是音樂家和小提琴演奏家應該收藏幾把這樣的提琴的。這是對前輩提琴制作大師的致敬。因為這些前輩的制琴大師,成就了一個小提琴家的輝煌。
其次古典藝術品的收藏家也應該收藏這樣的琴。在自己的博物館和收藏室內,放著一把閃耀著輝煌古典風格的小提琴,是高品位收藏的標志。
對于這樣的彩繪小提琴你是怎么認為的呢?歡迎跟帖討論。